《清明日对酒》原文赏析

  • qīng
    míng
    duì
    jiǔ
  • [
    sòng
    dài
    ]
    gāo
    zhù
  • nán
    beǐ
    shān
    tóu
    duō
    tián
    qīng
    míng
    sǎo
    fēn
    rán
  • zhǐ
    huī
    feī
    zuò
    bái
    dié
    leì
    xiě
    rǎn
    chéng
    hóng
    juān
  • luò
    mián
    zhǒ
    shàng
    guī
    ér
    xiào
    dēng
    qián
  • rén
    shēng
    yǒu
    jiǔ
    dāng
    zuì
    céng
    dào
    jiǔ
    quán

原文: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相关标签:清明节伤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On the mountain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there are many graveyards and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there are crowds of people busy visiting and sweeping tombs.

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
The burning ashes of paper fly around like white butterflies love turns into tears tears turn into blood as if they were red azaleas.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晚上归家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At dusk the silent graveyard is desolate only foxes lie on the graves to sleep while children return home in the evening happily chatting and laughing in front of the lights.

人生本来如此,今朝有酒就应今朝醉,百年之后就连一滴也带不到地底。
Life is like this if there is wine today one should get drunk today because after a hundred years not even a drop can reach the underground.

注释:
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纷然: means numerous and busy.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九泉: refers to the place where people are buried after death and superstitious people refer to the underworld. 《清明日对酒》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人们祭扫墓地的场景和情感。诗人通过写物景和人景,展现了清明节的悲凉和感人之处。

首先,诗人描述了远景,即四面八方的山头上有许多墓田。这里的“南北”虚指,表示四面八方。诗人用“南北山头多墓田”来表达他对墓地众多的感慨和悲凉之情。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死亡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接着,诗人写到人景,即清明节来祭扫的人们。他用“清明祭扫各纷然”来形容人们纷纷前来祭扫的场景。然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人们却各自扫除门前的雪,没有相互帮助和劝慰。诗人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已经痛苦到了极致,习惯了独自面对悲伤,无需多言。

接下来,诗人将镜头拉近,细致地描绘了物景和人景。他写道“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里的纸灰代表冥纸,泪血代表相思之情。诗人选择以纸灰作蝴蝶,泪血作杜鹃,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蝴蝶和杜鹃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蝴蝶是阴阳二界的使者,而杜鹃则象征着相思之苦。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思念之深刻和痛苦之大。

最后,诗人继续叙述自己的所见所想。他写道“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这里,诗人描述了日落时狐狸在墓地上休息,夜晚儿女们回家时在灯前欢笑的情景。这一描写展示了生死交替的自然景象,以及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墓地景象和人们的祭扫行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比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清明节的悲凉和感人之处。 《清明日对酒》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高翥的照片
高翥

高翥(1170~1241)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他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出生于余姚(今属浙江)。高翥一生都穿着布衣,不屑于从事官职或其他职业,以游荡江湖为乐,被称为“江湖游士”。

高翥年轻时就有着非凡的志向,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才非常出众,同时他的绘画也非常有名。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卓越,晚年却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他没有一片土地,只能在上林湖畔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草屋,房子很小,只能容纳他一个人,他自署为“信天巢”。

在72岁那年,高翥患上了淮水疾病,最终在杭州西湖去世。他一生都与湖山为伴,最终实现了他的心愿。

猜您喜欢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宋代 刘克庄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横塘

宋代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明代 彭孙贻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任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