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江西南丰人,汉族江右民系。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也是曾巩的异母弟。曾布曾担任北宋右相,被世人称为“南丰七曾”之一。
曾布是曾易占的儿子,他在政治上与王安石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作为王安石的助手,曾布积极推行新政,致力于改革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他主张增加税收,推行青苗法,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保甲制度、设立学校、加强军备等,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战斗力。
在徽宗时期,曾布被任命为丞相,成为朝廷的重要决策者。然而,他在政治上的立场逐渐与王安石产生分歧,对王安石的新政持有保守态度。曾布主张减轻百姓负担,反对王安石的一些改革措施。因此,他与王安石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曾布去世后,被追谥为“文肃”。《宋史》中有关他的传记记载了他在政治上的贡献和成就。曾布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对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风云变幻的时期,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曾布:王安石的得力助手
曾布,出生于1035年,是汉族江右民系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13岁时丧父,随后跟随兄长曾巩学习。1057年,曾布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员生涯,最初担任宣州司户参军和怀仁县令。1069年,他来到开封,被知府韩维聘为开封府检校库监库。在韩维和王安石的推荐下,曾布上书言政,深得神宗的赏识。他被任命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加入集贤校理,担任司农寺的判官,以及中书五房公事的检正。他与吕惠卿一起参与制定了青苗、助役、保甲和农田法,成为王安石的重要助手之一。在河北安抚使韩琦反对青苗法的时候,曾布坚持自己的观点,驳斥了反对派的不实言论,使得该法得以继续推行。王安石曾说:“新法初行,议论纷纷,唯独惠卿与布始终坚定不移,其他人多反复无常。”不久之后,曾布升任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
1074年,守旧派强烈反对市易法,神宗在皇室和外戚的压力下,命令曾布进行调查。曾布发现开封府主管市易的判官吕嘉问多收取利息以图奖赏,认为市易法是“挟官府而事兼并之事”,并将此事陈述于廷。吕惠卿和王安石认为曾布有意阻挠市易法的推行,于是将他贬为知饶州、再知潭州、广州、桂州、秦州、陈州、蔡州、庆州。1085年,曾布再次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户部尚书。然而,司马光执政时,他要求曾布改变役法,但曾布拒绝了这一要求,结果又被外调。1086年,曾布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担任太原府的知府,之后又调任真定府、河阳、青州、瀛州。1094年,曾布成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章惇担任左相,曾布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力赞章惇的政策。1100年,哲宗去世,关于继位问题,曾布与章惇意见不合,他支持宣仁太后,拥立端王为徽宗。由于曾布的贡献,徽宗罢免了章惇的职务,任命曾布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虽然韩忠彦担任左相,但他性格温和,大事多由曾布决定。
徽宗继位后,大臣们对元祐和绍圣时期的政策进行了广泛讨论,认为有失偏颇,朝廷应该进行大的改革。曾布在这个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积极参与政治,并为朝廷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的才智和忠诚使得他成为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对于推行新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布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曾布生平详情»
人交易,不得私自买卖。”市易务的主要职责是监管市场,调控物价,打击垄断行为,保护普通商贩和平民的利益。市易务设立后,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物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市场秩序得到了改善,中小商人的生存环境也有所改善。然而,市易法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病,这也是曾布批评的主要内容。
曾布对市易法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市易法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由于市易务的设立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官员参与,而这些官员往往会利用职权进行私利,收受贿赂,甚至操纵市场价格。这种贪污腐败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市易法的公正性和效果。其次,曾布认为市易法对于大商人的打击过于严厉,导致他们对新法的反抗和抵制。大商人在市易法实施前就已经垄断了市场,他们通过勾结官府、操纵物价来获取巨额利润。市易法的出台,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因此他们积极抵制新法的实施,甚至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行动。
曾布的批评引起了王安石的不满,他认为曾布是在沮害市易法,破坏变法大业。然而,曾布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市易法的实施确实存在着贪污腐败的问题,这也是新法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大商人的打击过于严厉,也导致了他们的反抗和抵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法的效果。曾布的批评实际上是对新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指出和警示,是对新法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然而,由于曾布的批评被王安石视为“沮害”市易法,他最终被排除在变法的核心圈子之外。曾布在政治上的地位逐渐下降,最终被贬谪到岭南地区。然而,曾布对于新法的坚持和批评,确实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易法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病,也成为了后来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曾布是北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他在王安石变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市易法的批评虽然被视为“沮害”,但实际上是对新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出和警示。市易法的实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贪污腐败和对大商人打击过于严厉的问题。曾布的批评对于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成为了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曾布《宋史》评价详情»
魏玩,是一位出身世家的女子,她的才华和品德备受赞赏。她从小就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写诗词。她一直坚守封建伦理道德,并积极倡导这种价值观。因此,她多次受到北宋朝廷的褒奖,并被封为鲁国夫人。
魏玩的著作非常丰富,其中包括《魏夫人集》。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她的评价非常高,将她与李清照并列。朱熹说:“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写作的女性,只有魏夫人和李易安这两位。”这是对魏玩才华的高度认可。
魏玩的词作大多写悠闲的情怀和美丽的风景。她的语言清丽,形象逼真,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景物的美丽。而她抒发情感的词作则真挚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尤其是她与丈夫之间的唱和诗,更是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赏和传诵。可惜的是,她的诗词散佚的情况比较多,现存的作品并不多见。
魏玩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她对美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坚守和传承。她的才华和品德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楷模,对后世的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魏玩是一位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女性。她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坚守和传承。她的才华和品德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楷模,对后世的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铭记她的贡献,将她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曾布家族成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