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的成就

成就
屈大均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尤其在诗歌方面取得了最高的成就。根据朱希祖先生的考证,尽管屈氏著作在雍正、乾隆年间曾三次被禁毁,但仍有三十多种屈氏著述得以保存下来。屈大均生前已经出版了《道援堂集》、《翁山诗外》和《骚屑》等诗集,去世后不久又出版了新编的《屈翁山诗集》和《岭南三大家诗选》等。尽管屈大均的诗文主题一直是反清复明、弘扬民族节气,但其中充满了对社会问题和民生的关注。在康熙年间,名士周炳曾为《翁山诗选》作序,称赞屈大均的诗能够被各个阶层的人士欣赏和赞美,享有盛誉。有学者指出,屈大均的诗文以爱国诗人屈原为榜样,效法注重民生的诗圣杜甫,但又开辟出自成一家的“翁山诗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将文采美、性感美和理性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联络志士,希望恢复中华的辉煌。“六十六年之中……险阻艰难,备尝其苦”(《生圹自志》)。因此,他写诗的主要目的就是表达这种经历和情怀。例如:“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壬戌清明作》);“万里悲风随出塞,三年明月照思乡”(《紫荆关道中送客》);“今天降丧乱日月颠其行。……山鬼纷媚人,前驱从两狼。忠诚夙所主,九死吾何伤”(《咏怀》之十二);“圣贤耻独善,所贵匡时艰。太阿苟不割,蛟龙将波澜。箧中有《阴符》,吾生焉得闲”(《别王二丈予安》)等,都充满了激情和壮志未申的情感。

另外,像《过大梁作》、《塞上曲》、《寒上感怀》、《望云州》、《旧京感怀》、《早发大同作》、《鲁连台》、《咏怀》等诗作,也都是他爱国忧国激情的表达。屈大均的诗歌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复兴的渴望。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文采美,而且能够感染人心,使人们对国家的命运产生共鸣。屈大均的诗歌成为了他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诗人屈大均的照片
屈大均

屈大均简介: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