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其中,有两个故事尤为引人注目。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伯玉毁琴的。陈子昂第二次落第后,他决定卖掉自己的胡琴。这把琴的价值非常高,索价达到了百万。豪贵们纷纷围观,但却没有人敢出价购买。陈子昂挤进人群,出了一千缗的价格买下了这把琴。次日,他在长安宣阳里举办了一场宴会,邀请了许多豪贵们。在宴会上,他捧着琴感叹道:“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他随即将琴碎成碎片,并将碎琴的诗文分发给与会者。当时京兆司功王适读了这些诗文后,惊叹地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海内的文宗!”这一事件引起了帝京的广泛关注。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狱中卜命的。据卢藏用的《陈子昂别传》记载,陈子昂曾被本县令段简陷害。段简贪暴残忍,听说陈子昂家里有财产,便附会文法,企图害他。陈子昂非常恐惧,让家人纳了20万的钱,但段简的意图并没有消停,他派人将陈子昂抓捕到官府。陈子昂本来就身体虚弱,又因为忧愁而憔悴不堪,连杖都无法起身。外面还有苛政的压迫,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的体力恐怕无法支撑下去。于是,他决定用蓍草卜命。卜卦的结果显示,天命不佑,他将面临死亡。于是,他绝望地倒下,年仅42岁。
这两个故事展现了陈子昂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命运的无奈。他在买下伯玉毁琴后,毁掉琴并分发诗文,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琴艺的不屑。而在狱中卜命时,他面对困境和死亡的威胁,虽然感到绝望,但也展现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
陈子昂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时,也要珍惜生命,对待命运的无奈要有一种豁达和坦然。陈子昂的坚韧和无畏精神,使他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他字伯玉,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曾担任右拾遗,因此后世称他为陈拾遗。
陈子昂的诗歌作品共有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以及《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被称为仙宗十友,他们都是唐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关于陈子昂的生平和死亡,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