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的介绍

介绍
贾岛,出生在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贾岛村(贾岛峪),早年生活贫困。他剃发出家,法名无艮,曾经居住在房山石峪口石村,留下了贾岛庵。19岁时,他开始四处云游,结识了孟郊等人,并与他们一起推敲韩愈的作品。后来他还俗,多次参加进士考试但都没有成功。在唐文宗时期,他担任长江(今四川蓬溪县)的主簿,因此被称为“贾长江”。他的诗歌精于雕琢,喜欢描写荒凉、寂寥的景象,充满了悲苦的情感,他自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然而,后来他又被任命为普州司仓参军,并在任职期间去世。他的作品集《长江集》有10卷,收录了390多首诗歌。此外,还有他的小集3卷和《诗格》1卷流传至今。

贾岛被人们称为“诗囚”或“诗奴”,他一生不喜欢与常人交往,《唐才子传》中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热爱写诗,苦心钻研字句的运用。他对诗歌的追求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的生活几乎完全被诗歌所占据。

贾岛的诗歌作品以其精湛的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他善于运用雕琢的手法,将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他常常描绘一些荒凉、寂寥的场景,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然而,尽管贾岛的诗歌才华出众,他却一直未能在进士考试中获得成功。这使得他倍感失落和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追求。他继续坚持写作,并在普州司仓参军期间继续创作。然而,他的生命在这个职位上结束了,他在任职期间去世。

贾岛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贾岛用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痛苦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作品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贾岛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挫折和苦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他的诗歌作品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欣赏的宝贵财富。贾岛用他的诗歌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迪着人们的心灵。

诗人贾岛的照片
贾岛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是汉族。早年他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贾岛在洛阳的时候,因为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他写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了他的才华。之后,贾岛受到韩愈的教导,并决定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多次考试都没有中第。

在唐文宗的时候,贾岛受到排挤,被贬做长江主簿。后来,唐武宗会昌年初,他被任命为普州司仓参军,但在未上任时因病去世。

贾岛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思想深度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作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影响,被誉为唐代诗坛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