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卢照邻是一位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包括《旧唐书》本传和《朝野佥载》中的20卷文集。宋代的《崇文总目》等书目也收录了他的作品,但现已失传。目前还保存有他的作品集《卢升之集》和明代张燮编辑注释的《幽忧子集》,分别为7卷,其中后者最为广泛流传,有《四部丛刊》的影印本,中华书局在1980年还排印了《卢照邻集》。《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共2卷。徐明霞校对了《卢照邻集》,根据的是7卷本的《幽忧子集》,并作了《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现代学者任国绪编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中也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共2卷。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他的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赏,被广泛传播。尽管有些作品已经失传,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现存的文集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来了解他的创作。
《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是卢照邻的两部重要作品集。其中,《幽忧子集》在后世影响最大,被广泛流传。这部作品的影印本在《四部丛刊》中有收录,而中华书局在1980年还重新排印了《卢照邻集》。这些作品集中的文章和诗歌展示了卢照邻的才华和思想。
除了文集,卢照邻的诗歌作品也备受推崇。《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共有2卷。这些诗歌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诗歌形式的驾驭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卢照邻的作品,一些学者进行了校注和研究。徐明霞校对了《卢照邻集》,并根据7卷本的《幽忧子集》进行了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对卢照邻的作品进行了音乐方面的研究。现代学者任国绪、祝尚书和李云逸也分别进行了《卢照邻集》的编年笺注、笺注和校注。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卢照邻的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卢照邻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卢照邻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是初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他是汉族,出生在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关于他的生卒年,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卢照邻出身于望族家庭,曾担任王府的典签,后来又被任命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的尉官。在文学方面,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被誉为“初唐四杰”。
现存有卢照邻的诗集,包括7卷本的《卢升之集》和明代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他尤其擅长写诗和骈文,其中以歌行体的作品最为出色。他的许多佳句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被后人广为传颂,被誉为经典之作。
关于卢照邻的生平和作品,虽然史料不多,但他作为初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对于唐代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