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书画

书画
笔墨之间,展现出了她的非凡才华和智慧。武则天不仅在文字上进行大胆改革,创造了十九个汉字,还以飞白书和行草书展示了她精湛的书法技艺。

武则天为自己取名为“曌”,寓意明月当空,名君当世。她还将自己的印章改为“宝”,与“死”近音,展现了她对细节的关注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虽然这些汉字都是为了她的政治目的服务的,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才气和智慧。

武则天的书法造诣也非常高超。她尤其擅长飞白书和行草书,飞白书是一种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特点的书法,难度极大,但看上去却极为高雅。武则天曾以飞白书把大臣姓名写出来赐给他们,展现了她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艺。大臣们纷纷称赞她的书法如同批七曜之图,发五神之检,可见她的书法造诣之高。

在武周圣历二年,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她一时触景生情,撰写了碑文,并亲自书写。这块名为“升仙太子之碑”的碑文表面记述了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故事,实际上是歌颂了武周盛世。碑文的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将这块碑视为书法艺术珍品。

《升仙太子碑》的书体极草,多用侧锋,展现出一定的古雅之气。历代书法家对其评价颇高,称其行书有丈夫气。当代著名书法家谢无量先生更是感叹道:“自来妇女亦无此大手笔”。

书法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也是展现一个人才华、学识和志向的方式。武则天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展现了她在文字和书法上的卓越造诣。她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她成为了一个伟大而奇特的女性。

诗人武则天的照片
武则天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出生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十四岁进入后宫。唐太宗赐号媚娘,后来在唐高宗时成为昭仪,再后来成为皇后,被尊号为天后。

武则天后来自立为皇帝,定都洛阳,并改称神都,建立了武周王朝。然而,在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则天退位,这一事件被称为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循武则天的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后来,唐玄宗在开元四年(716年)将她的谥号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又加上了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她在67岁时登基,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享年82岁。她的统治期间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对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