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为政举措

为政举措
文章标题:武则天的政治手段与武周都城选择

文章内容: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武周。在政治方面,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严酷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尽管她因此背上了骂名,但她也在用人上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为了夺取政权和维护统治,武则天开始启用酷吏。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以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在称帝第二年,她又让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直到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她才结束了酷吏政治。尽管如此,武则天在用人上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她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被誉为“君子满朝”的娄师德、狄仁杰等都是在她的任用下崭露头角的。她还改革了科举制度,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为出身寒门的子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武周的都城选择上,武则天将洛阳定为政治中心。有人解释说,武则天之所以选择洛阳,是因为她害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后,经常看到他们的幽灵,因此不愿回到长安。然而,这种解释并不符合事实。王、萧两人死于距武则天定都洛阳已近二十年的时间,而且武则天称帝后仍然在长安住了两年。因此,仅仅以王、萧两人之死来解释武则天定都洛阳,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无论如何,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统治时期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手段和用人才能。她的统治虽然有争议,但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一段独特的篇章。

诗人武则天的照片
武则天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出生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十四岁进入后宫。唐太宗赐号媚娘,后来在唐高宗时成为昭仪,再后来成为皇后,被尊号为天后。

武则天后来自立为皇帝,定都洛阳,并改称神都,建立了武周王朝。然而,在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则天退位,这一事件被称为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循武则天的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后来,唐玄宗在开元四年(716年)将她的谥号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又加上了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她在67岁时登基,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享年82岁。她的统治期间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对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