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出生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十四岁进入后宫。唐太宗赐号媚娘,后来在唐高宗时成为昭仪,再后来成为皇后,被尊号为天后。
武则天后来自立为皇帝,定都洛阳,并改称神都,建立了武周王朝。然而,在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则天退位,这一事件被称为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循武则天的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后来,唐玄宗在开元四年(716年)将她的谥号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又加上了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她在67岁时登基,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享年82岁。她的统治期间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对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说明了武则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
第三是推动了文化的复兴。武则天在位期间,非常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她重视延揽人才,广泛选拔人才,尤其是通过殿试制度选拔官员,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挥。她还注重教育普及,提倡儒学,修建学校,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在她的统治下,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王勃、杨炯、杜牧等。这些人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武则天在历史上的评价存在着争议,但无论如何,她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复兴。她的统治时期,国家政策稳定,兵略妥善,文化繁荣,百姓富裕,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武则天的历史地位,认识到她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武则天评价详情»
笔墨之间,展现出了她的非凡才华和智慧。武则天不仅在文字上进行大胆改革,创造了十九个汉字,还以飞白书和行草书展示了她精湛的书法技艺。
武则天为自己取名为“曌”,寓意明月当空,名君当世。她还将自己的印章改为“宝”,与“死”近音,展现了她对细节的关注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虽然这些汉字都是为了她的政治目的服务的,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才气和智慧。
武则天的书法造诣也非常高超。她尤其擅长飞白书和行草书,飞白书是一种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特点的书法,难度极大,但看上去却极为高雅。武则天曾以飞白书把大臣姓名写出来赐给他们,展现了她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艺。大臣们纷纷称赞她的书法如同批七曜之图,发五神之检,可见她的书法造诣之高。
在武周圣历二年,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她一时触景生情,撰写了碑文,并亲自书写。这块名为“升仙太子之碑”的碑文表面记述了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故事,实际上是歌颂了武周盛世。碑文的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将这块碑视为书法艺术珍品。
《升仙太子碑》的书体极草,多用侧锋,展现出一定的古雅之气。历代书法家对其评价颇高,称其行书有丈夫气。当代著名书法家谢无量先生更是感叹道:“自来妇女亦无此大手笔”。
书法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也是展现一个人才华、学识和志向的方式。武则天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展现了她在文字和书法上的卓越造诣。她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她成为了一个伟大而奇特的女性。
武则天书画详情»
文章标题:唐高宗与武媚娘的故事
文章内容: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而唐高宗与武媚娘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唐高宗李治,字孝宗,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被誉为“贞观之治”。而武媚娘,原名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才华和智慧让人称赞不已。
武媚娘出生于长安,父亲是武士彟,母亲是杨氏。她的父亲是一位官员,担任过豫州都督的职务。在她3岁的时候,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为太子,而她的父亲也被封为豫州都督。在她12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因为悼念高祖李渊而去世,享年59岁。
在她14岁的时候,太宗李世民听说她聪明美丽,有才华,便召她入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从此,她开始与太宗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在她16岁的时候,全国有州府358个,县1551个,各国酋长纷纷朝贡。
在她20岁的时候,太宗立李治为太子。而在她23岁的时候,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托太子李治处理。从此,她开始参与政务,与太子一同处理国家大事。在她25岁的时候,太宗为太子写了《帝范》12篇,并赐给了太子李治。
在她26岁的时候,太宗驾崩,她选择出家为尼。而太子李治继位,成为高宗。在她27岁的时候,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在她28岁的时候,太宗的忌日,高宗去感业寺行香,见到了她。她哭泣,高宗也感到伤感,落泪。
唐高宗与武媚娘的故事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他们之间的关系始于武媚娘的才华和美貌,而后发展为相互依赖和支持。他们共同治理国家,使唐朝达到了繁荣昌盛的巅峰。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武则天年表详情»
壮异常,武则天非常喜欢这匹马。她经常骑着狮子骢出行,展示自己的权威和威严。狮子骢也成为了武则天的象征之一。
政治手腕:
武则天在政治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她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腕,成功地掌握了朝政,并最终登上了皇位。她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国家的治理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她还注重选拔人才,重用了一些有才干的官员,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繁荣:
武则天在位期间,文化繁荣达到了巅峰。她注重教育,提倡文化艺术的发展。她亲自撰写了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还修建了一些文化建筑,如大明宫和洛阳宫,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场所。
女性地位:
武则天的登上皇位,对于当时的女性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她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证明了女性也可以胜任国家的最高领导职位。她的成功为后来的女性争取了更多的权益和地位,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武则天的统治也存在一些争议。她的统治手段残酷,对政敌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她的权力欲望过于强大,对于一些不听从她的意愿的人采取了残忍的手段。她的统治也引发了一些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
总的来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女性皇帝。她的统治期间,国家取得了一定的繁荣和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她的成功为后来的女性争取了更多的权益和地位,对于中国历史和女性地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轶事典故详情»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又称武瞾、武照,本名不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她出生在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次女。她的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皇室,父亲是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武则天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在十四岁时因为容貌出众,被选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号媚娘。
后来,武则天成为唐高宗的昭仪,再后来被封为皇后,并被赐予尊号“天后”。高宗去世后,中宗继位,武则天成为皇太后,并临朝称制后改名。她希望自己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因此改名为瞾,意为日月凌空。在登基后,她上尊号为“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此外,武则天还有其他被废除的尊号,如“圣母神皇、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
关于武则天的生辰和出生地一直存在争议。据传,她在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根据现代万年历相关软件推测,624年正月二十三为阳历的2月17日,也有2月21日、2月25日的说法)出生于长安(也有利州的说法,即四川省广元市)。她的父亲武士彠家境殷实。在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在任职河东和太原期间,多次寄宿在武家,并与武则天的家族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后,武家曾资助过他们的钱粮衣物。因此,唐朝建立后,武士彠因为他们的贡献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封为太原县公。
武则天在唐高宗时期担任皇后期间,与高宗李治并称为“二圣”。她在683年12月27日至690年10月16日期间作为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在690年10月16日,她自立为武周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使得唐朝达到了繁荣的巅峰。705年退位后,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
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世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她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她的改革使得唐朝在她的统治下达到了辉煌的时期。然而,也有人批评她的统治方式,认为她采取了残酷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权力。无论如何,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武则天生平详情»
文章标题:武则天的政治手段与武周都城选择
文章内容: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武周。在政治方面,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严酷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尽管她因此背上了骂名,但她也在用人上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为了夺取政权和维护统治,武则天开始启用酷吏。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以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在称帝第二年,她又让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直到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她才结束了酷吏政治。尽管如此,武则天在用人上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她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被誉为“君子满朝”的娄师德、狄仁杰等都是在她的任用下崭露头角的。她还改革了科举制度,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为出身寒门的子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武周的都城选择上,武则天将洛阳定为政治中心。有人解释说,武则天之所以选择洛阳,是因为她害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后,经常看到他们的幽灵,因此不愿回到长安。然而,这种解释并不符合事实。王、萧两人死于距武则天定都洛阳已近二十年的时间,而且武则天称帝后仍然在长安住了两年。因此,仅仅以王、萧两人之死来解释武则天定都洛阳,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无论如何,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统治时期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手段和用人才能。她的统治虽然有争议,但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一段独特的篇章。
武则天为政举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