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原文赏析

  • xuān
    zhào
    xìng
    shàng
    yuàn
    /
    cuī
    huā
    shī
  • [
    táng
    dài
    ]
    tiān
  • míng
    cháo
    yóu
    shàng
    yuàn
    huǒ
    bào
    chūn
    zhī
  • huā
    lián
    dài
    xiǎo
    fēng
    chuī

原文: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相关标签:冬天写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明天早上要游览上苑,火速传诏给春神让它知晓。
百花一定要连夜齐放,不要等到晓风吹来方才开放。

注释:腊日:农历腊月初八。
幸:皇上驾临。
上苑:皇家园林,即神都苑(又称上林苑),在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之西,以花著称。唐诗中有“春游上林苑,花满洛阳城”、“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之句。
春:指春神。
须:必须。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明天早上要游览上苑,火速传诏给春神让它知晓。
火速(huǒ sù):迅速,立即。
传诏(chuán zhào):传达皇帝的命令。
春神(chūn shén):古代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灵。
百花一定要连夜齐放,不要等到晓风吹来方才开放。
连夜(lián yè):整夜,一夜之间。
齐放(qí fàng):同时开放。
晓风(xiǎo fēng):早晨的微风。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进行了评价和解读。诗的主题是女皇武则天的睿智和权威,以及她对春天的向往。诗的语言简洁流畅,展现了女皇的智慧和果断,同时也展现了唐代诗风的盛行。诗的开头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描述了女皇想要在冬天看到百花盛开的奇景。尽管这是违背常理的想法,但却构成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诗的结尾符合女皇的身份和写作要求,同时也补充了前面的内容。整首诗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情调,语言明白如话,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武则天的照片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出生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十四岁进入后宫。唐太宗赐号媚娘,后来在唐高宗时成为昭仪,再后来成为皇后,被尊号为天后。

武则天后来自立为皇帝,定都洛阳,并改称神都,建立了武周王朝。然而,在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则天退位,这一事件被称为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循武则天的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后来,唐玄宗在开元四年(716年)将她的谥号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又加上了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她在67岁时登基,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享年82岁。她的统治期间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对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您喜欢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 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岁暮

南北朝 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

宋代 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