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刘希夷是一位擅长写从军闺情诗的诗人,他的诗歌辞藻婉丽,但意境却充满了悲苦之情,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多人的重视。然而,后来孙昱编写了《正声集》,将刘希夷的诗歌作为集中的重点,这使得刘希夷的诗歌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称赞。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和《洛川怀古》等。其中,《代悲白头翁》一诗描写了花开花落,时光流转的无常;“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这句诗表达了岁月更迭中人事变迁的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等句子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在《红楼梦》中,甄士隐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进行了解注,其中“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以及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用词和意境显然是受到了这首诗的影响,可见刘希夷的诗歌具有很大的魅力。《正声集》共有十卷,而刘希夷的诗歌被编入其中的第八十二卷,共有一卷。
刘希夷简介: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出生于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他于高宗上元二年考中进士,并擅长弹琵琶。
刘希夷的诗作以歌行为主,尤其擅长写闺情,其辞意柔婉华丽,常常带有感伤的情调。《旧唐书》中的本传称他“善于创作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当时所重视的作品。他的志行不修,最终被奸人所杀害。”《大唐新语》卷8中记载:“后来孙翌编纂了《正声集》,将希夷的诗作视为其中最优秀的作品。”
《全唐诗》中收录了刘希夷的诗作1卷,而《全唐诗外编》和《全唐诗续拾》则补充了他的7首诗作。除此之外,关于刘希夷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