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黄庭坚的早年经历展现了他聪明才智和文学天赋。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能够轻松地背诵书籍。他的舅舅李常曾经问他一些书上的问题,但黄庭坚都能够回答得非常准确,让李常非常惊讶。这使得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天才。

在黄庭坚七岁的时候,他写了一首牧童诗,表达了对名利之客的不屑。这首诗展现了他早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八岁时,他又写了一首送人赴举的诗,表达了对他离开的不舍之情。这些诗作显示了他早期的文学才华。

黄庭坚在宋治平四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汝州叶县县尉。他参加了四京学官的考试,并因为他的文章最出色而被任命为国子监教授。他的才能得到了留守文彦博的认可,留他继续任教。苏轼看到他的诗文后,也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黄庭坚后来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治理该县,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

1085年,黄庭坚被召入京师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他在官职上得到了晋升,并成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和著作佐郎。1086年,哲宗即位后,黄庭坚被任命为校书郎和《神宗实录》检讨官。1087年,他又被提升为著作佐郎和集贤校理。在母亲去世后,黄庭坚表现出至孝的品质,他守孝一年,甚至差点因为悲伤而丧命。丧服解除后,他继续担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和国史编修官。

后来,黄庭坚被任命为宣州知州,之后又改任鄂州知州。然而,他因为《神宗实录》中的一些诬陷不实之辞而受到了指责。一些人认为这些内容没有经过验证,于是前修史官都被分散在京城附近的不同地方以备盘问。然而,经过院的考察审阅后,这些指责都被证明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黄庭坚的早年经历和官职晋升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品德。他的文学才华和至孝之心使他在当时的社会中备受赞誉。他的名声开始在四方传播,成为当时文坛的璀璨之星。

诗人黄庭坚的照片
黄庭坚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1045年8月9日,出生地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起被称为“一祖三宗”,其中黄庭坚是其中一宗。

黄庭坚曾在苏轼门下学习,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齐名,被世人称为“苏黄”。黄庭坚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山谷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黄庭坚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逝世于1105年5月24日,享年60岁。他的一生为文学和书法界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广泛称颂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