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藏书籍:
曾巩,是一位在古籍整理和编校史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作者。他曾经校勘过《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多部古籍。在他任职于史馆期间,他专心致志地整理《战国策》和《说苑》两部书籍,多亏了他的努力,这些书籍才得以保存下来,避免了散失的命运。每当他校勘一本书时,都会撰写序文,以此来“辨章学术,镜考源流”。他还校订了《南齐书》、《梁书》和《陈书》三部史书。他所写的编校古书的目录序言,如《战国策·目录序》、《烈女传·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都受到了人们的称赞。清代学者方苞评价他说:“南丰之文,长于道古,故序古书尤佳。”他的书跋风格上模仿了刘向和刘歆,写得醇实简洁,能够从简驭繁。他的散文含蓄典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非常热爱藏书,利用从政之便广泛阅读和收藏书籍。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载了他的藏书之丰富:“曾南丰和李氏山房的藏书都有一、二万卷,后来因为战乱而遭受了厄运。”他珍藏的古籍达到了两万多册;他还收集了五百卷篆刻,名为《金石录》。他的著作包括《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平集》、《外集》等。
他的弟弟曾肇(1046~1108),字子开,担任过吏部侍郎的官职。他与曾巩志趣相同,平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只是收藏了一万多卷的书籍,并亲自校勘。他的著作包括《曲阜集》和《奏议》。
曾巩是一位在古籍整理和编校史书方面有着卓越成就的作者。他的努力使得许多重要的古籍得以保存下来,并且他的著作和藏书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影响力和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他所编校的古籍,而是对整个古代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巩简介: 曾巩,字子固,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散文家,被尊称为“南丰先生”。他出生于1019年9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逝世于1083年4月30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他是汉族,出生在建昌南丰(今属江西),后来迁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巩是尧的后裔,曾易占的儿子。他于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成为北宋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一起被称为“南丰七曾”。
曾巩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深入人心而著称,被誉为北宋散文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局势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批判。他的思想主张注重实践和务实,提倡以德治国,强调君子的修养和道德品质。
曾巩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才能使他在北宋时期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他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文化领域,还涉及政治和社会。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