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的影响

影响
在张栻的影响下,湖湘学派的弟子们将重视经济学作为践行的重要标准。张栻在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弟子,他们成为湖湘学派的中坚力量。李肖聃在《湘学略》中说:“南轩进学于岳麓,传道于二江(静江和江陵),湘蜀门徒之盛,一时无两”。《宋元学案》中介绍了南轩门人及再传弟子,其中有数十人成为成器者。这些人中包括“开禧北伐”功臣吴猎、赵方,官至吏部侍郎的“忠鲠之臣”彭龟年,组织抗金、“锐志当世”的游九言、游九功兄弟,善于理财,整顿纸币(交子)卓有成效的陈琦,“光于世学”的理学家张忠恕等。他们都是张栻在岳麓时的学生,被称为“岳麓巨子”,他们真正践行了张栻的“传道济民”的理想,他们的学术和政治活动使湖湘学派更加辉煌。

黄宗羲曾评价张栻的思想是“见识高,践履又实。”正是这种思想对后世学风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明清到近代,长沙及整个湖南地区在湖湘学派的教育背景下,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这是一个令人惊叹而又深思的历史现象。

张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学生,他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湖南地区的整个教育体系。湖湘学派的教育理念强调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使得湖南地区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这种教育背景下培养出的学子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湖湘学派的教育理念也对湖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湖湘学派的影响下,湖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湖湘学派的学者们在经济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湖南地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张栻的思想对湖湘学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学生们在他的指导下,将经济学作为践行的重要标准,并在学术、政治和经济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湖湘学派的教育理念也对湖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栻的思想和湖湘学派的教育理念,为湖南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现象。

诗人张栻的照片
张栻

张栻简介: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他出生于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是右相张浚之子。

张栻是南宋初期的学者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经学和儒学。他的学问深厚,被尊称为南轩先生。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41年,南宋理宗淳祐初年,张栻被从祀孔庙,成为孔庙的祭祀对象。后来,他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一起被尊为石鼓书院七贤,共同被祀于石鼓七贤祠。这七位学者被后世广泛称颂,被视为儒学的楷模和榜样。

张栻于1180年3月22日去世,享年47岁。他的逝世给南宋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后人追封为宣,以示对他学术成就的崇敬。他的学说和思想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对中国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