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葛胜仲是中国宋代的一位重要学者和文人,被誉为葛立方之父。他出生于常州江阴(今属江苏),字鲁卿。在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员生涯。
葛胜仲先后担任过杭州司理参军、兖州教授、太学正等职务。在大观元年(1107年),他被任命为提举议历所检讨,同时兼任宗正丞。次年,他调任礼部员外郎,并负责管理歙州休宁的事务。政和三年(1113年),他被召回原职,继续担任国子司业。六年后,他被任命为国子祭酒,但因为言辞激烈而被贬职,担任江州太平观的提举。
宣和元年(1119年),葛胜仲被任命为汝州知州,但因为拒绝宦官李彦括的田地要求,被调往湖州。六年后,他又被调往邓州,原因是在湖州时得罪了朱勔,导致他失去了官职,只能依靠祠禄维持生活。
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葛胜仲再次被任命为湖州知州。绍兴元年(1131年),他选择退休回家。十四年后,葛胜仲去世,享年73岁,被追谥为文康。他的著作包括《丹阳集》和《外集》,但已经失传。根据清代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的《丹阳集》二十四卷,其中包括七卷诗集。关于葛胜仲的事迹,可以在他的婿章倧的《文康葛公行状》和《宋史》卷四四五中找到。
葛胜仲的诗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同时参考了残本《永乐大典》。他的其他诗作被收录在本集的附录中。葛胜仲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深远。
葛胜仲简介: 葛胜仲(1072~1144)是宋代的一位词人,字鲁卿,出生在丹阳(今属江苏)。
他于绍圣四年(1097年)考中进士,后来在元符三年(1100年)中宏词科。他的官职逐渐升迁,最终担任文华阁待制。他去世后被谥为文康。
葛胜仲在宣和年间曾经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展现了他的气节和伟大。他因此在当时非常有名。他与叶梦得是密友,他们的词风也相似。
葛胜仲的代表作品是《丹阳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包含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他的词作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