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葛胜仲:北宋时期的才子官员
葛胜仲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才子官员,他出生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从小聪明过人的他,每天能够诵读数千言的书籍,9岁时就已经能够写文章,而且他的文章常常令人惊叹。他的父亲葛书思为他随意选了一个老师,但过了一段时间,葛胜仲却对父亲说这位老师不适合自己。葛书思感到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认为。葛胜仲从袖子里取出自己写的文章,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葛书思看了之后微微点头,便为葛胜仲换了一个老师。葛书思经常与来访的客人谈论诗文,偶尔会忘记一些内容,这时他就会叫来葛胜仲,而葛胜仲对答如流,让在座的人都对这位年轻人的才学赞叹不已。从此以后,葛府经常有宾客云集,而葛书思总是让葛胜仲陪伴在自己身边。
葛胜仲15岁时已经精通经史,16岁参加了开封府的解试,并且中选。19岁时,他的父亲被任命为楚州涟水县丞,葛胜仲随父亲一起住在涟水。在那里,他与张氏结婚,并且生下了长子葛立方。葛胜仲22岁时再次参加了开封府的考试,他所写的《封建策》获得了主考官欧阳叔弼(欧阳修的三子)的赞扬,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他第三次参加了开封府的考试,获得了“优选”的成绩。第二年,他又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这时恢复了经义取士的制度,制举官林希评定葛胜仲的试卷为“邃于经旨”,并且“擢置高等”,于是,他与他的长兄葛次仲一同登上了进士榜。朝廷提倡律学,葛胜仲参加了相应的考试并获得了第一名,随后被任命为杭州右司理参军。司理参军负责“掌讼狱勘鞫之事”(《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在任上,葛胜仲明法善断,秉公办理,数月间就将积案审理办结。
之后,葛胜仲在有关官署的考试中,包括《诗》、《书》、《礼》三经,以及博学宏词科,两科都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于是他被特别任命为河中府知录参军,并且改任仕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他被任命为兖州州学教授。在兖州的任职期间,葛胜仲勤于讲学,督促学生学习。他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提高教育水平。葛胜仲的《丹阳集》收录了他的《策问》17篇,其中包括《治德》、《治功》、《治效》、《官制》、《官方》、《选举》、《考察》、《取士》、《士习》、《劝学》、《试士》、《富强》、《食货》、《藩镇》等篇章。
葛胜仲以其卓越的才学和公正的执法能力在官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北宋时期备受赞誉的官员。他的故事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才学和为官之道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葛胜仲简介: 葛胜仲(1072~1144)是宋代的一位词人,字鲁卿,出生在丹阳(今属江苏)。
他于绍圣四年(1097年)考中进士,后来在元符三年(1100年)中宏词科。他的官职逐渐升迁,最终担任文华阁待制。他去世后被谥为文康。
葛胜仲在宣和年间曾经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展现了他的气节和伟大。他因此在当时非常有名。他与叶梦得是密友,他们的词风也相似。
葛胜仲的代表作品是《丹阳词》。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包含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他的词作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