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的风格。他的诗作以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充满了豪放和奔放的气息。
萨都剌的代表作之一是《满江红·金陵怀古》,这首词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他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长江的波涛汹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词被后人广泛传唱,成为元代最著名的词作之一。
另一首著名的作品是《念奴娇·登石头城》,这首词以石头城(今南京城墙)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城墙和悠久的历史。词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这首词的音律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元代词的代表作之一。
萨都剌的诗作也同样优秀。他的《登北固城楼》以北固城楼(今天津市北辰区)为背景,描绘了辽阔的平原和壮丽的城墙。诗中表达了对北国风光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被誉为元代诗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山水诗,萨都剌还创作了一些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如《鬻女谣》。这首诗以卖女儿的悲剧为题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女儿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萨都剌的诗词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内涵,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关注。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元代一代词人之冠,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萨都剌简介: 萨都剌(约1272—1355)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字是天锡,号是直斋。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回族,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蒙古族。他的先祖是西域人,他自己出生在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他先后担任过应奉翰林文字、南台御史等职务。由于他弹劾权贵,他被左迁到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后来又被累迁到江南行台侍御史,最后又被左迁到淮西北道经历。晚年他居住在杭州。萨都剌擅长绘画和书法,尤其擅长楷书。他的才华被人们称为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其中以描写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应答酬酢等题材为多。然而,他的作品的思想价值并不高。此外,萨都剌还留下了《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