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姚燧是一位以散文创作著称的作家。他的作品可以分为序记文和碑志文两类,但总体上都具有一致的艺术风格。他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文章的气势,充满了刚劲雄豪的风格。例如在《卢威仲文集序》中,他对卢威仲的描述就很有代表性。这段文字古奥而简洁,气势刚劲而雄豪,确实代表了他的风格。
姚燧在古文创作上宗法韩愈和司马迁,主张文气论。他认为人的言辞是由气所产生的,而气的不同会在文章中形成不同的风格。正是由于这种文学理论的指导,使得他在文学创作时具有自觉或不自觉的个性意识,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姚燧的文章风格适应了元初文学发展的需要。与当时文坛上占有很大势力的元好问的弟子阎、徐、李、孟等人的宗宋尚苏的文风不同,姚燧的作品有一定的补偏救弊作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时代意义,因此受到了时人的喜爱。一些当时的文学评论家如张养浩、吴善在为他的文集写的序中都表达了对他的推崇。虞集在《桂隐文集序》中也赞叹地说:“国朝广大,旷古未有,起而乘其雄深之气以为文者,则有姚文公其人,其为言不尽同于古人,而伉健雄伟,何可及也?”对他文章气势的推崇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元史》本传对他的文章评价也主要集中在他的风格上。
总的来说,姚燧以其刚劲雄豪的风格和个性意识的表达,成为了元初文学发展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时代意义,对于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姚燧简介: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元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曾担任官职,包括翰林学士承旨和集贤大学士。
姚燧以其出色的文才而闻名,与虞集并称。他擅长写作碑志,尤其擅长创作歌颂应酬之作。他的作品数量众多,然而原有的集已经散失,只有清代的学者辑录了一部《牧庵集》。
关于姚燧的生平和其他细节,目前的资料较为有限。他的出生年份是1238年,去世年份是1313年。除此之外,关于他的具体生平和事迹,目前尚无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