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的生平

生平
揭傒斯的幼年家境贫苦,但他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勤奋。他的父亲是宋朝的一个“拔贡”,母亲是黄氏。从5岁开始,他就开始向父亲学习,日夜不懈地努力学习。到了12、13岁的时候,他已经广泛涉猎了经史百家的知识,到了15、16岁的时候,他的文采已经出众,尤其擅长诗词和书法。与他年纪相仿的人都非常敬佩他,纷纷拜他为师。

揭傒斯青年时期,他远游湖南和湖北,讲学谋生,一直到了39岁。一些名公显宦非常器重他,湖南宣慰使赵琪素将揭傒斯视为“知人”,并预言他将来必定成为“翰苑名流”。湖南宪使卢挚和湖北宪使程钜夫也非常赏识他。程钜夫甚至将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了揭傒斯。

元皇庆元年(1312年),程钜夫在朝中做官,他的公馆设在宫廷门前。揭傒斯经常居住在公馆内,很少外出,他对待主宾非常谨慎,很少有人知道他与程钜夫有着亲戚关系。当时元代的开国遗老们还在世,听说程钜夫有了一位佳客,都想见识一下。程钜夫只好引见揭傒斯。大家在交谈中发现,揭傒斯论文时意象飞动,气势豪放,论政时骋议驰辩,理论严谨。大家都认为揭傒斯才华横溢,是国家栋梁之材,纷纷向朝廷推荐。知中书李益看了揭傒斯写的《功臣列传》,赞叹不已,称其为修史书的名手笔,与其他人修史不过是誊抄其他版本的史书而已。程钜夫的好友,深受元廷敬畏的集贤大学士王约也力荐揭傒斯,称他在谈治道时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授予他政治职务必定会有所作为。

元延祐元年(1314年),揭傒斯被授予翰林国史院编修的职位。三年后(1316年),他升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四年后(1317年),他又被迁升为国子助教。六年后(1319年),朝廷提升揭傒斯为“奎章阁”供奉学士。不久之后,他又被提升为侍讲学士,主要负责修史工作,管理经筵事务,并为皇帝起草制表。当时,提升职位不能超过两级,但揭傒斯却连续晋升了四级,直至成为二品“中奉大夫”,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元天历二年(1329年),图帖睦耳在“奎章阁”内聚集功臣的弟弟和皇亲国戚的子孙进行学习,他要求揭傒斯担任授经郎。奎章阁设在兴圣殿西,揭傒斯每天早起,步行最先到达,与学生们一起商议学习事宜。

诗人揭傒斯的照片
揭傒斯

揭傒斯简介: 揭傒斯(1274~1344)是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他的字是曼硕,号贞文,出生在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由于家境贫寒,他努力学习,成为大德年间的才子。后来他开始游历湘汉地区。

延佑初年,揭傒斯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布衣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之后,他三次进入翰林,先后担任应奉翰林文字、奎章阁经郎和翰林待制等职位。他还被封为豫章郡公,并担任集贤学士和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的职务。他还负责修订辽、金、宋三史,并担任总裁官。

揭傒斯的代表作品是《辽史》,他在完成这部作品后因患寒疾而在史馆去世。他被追谥为文安,并留下了《文安集》这部作品。他的文风简洁严整,诗作清婉丽密。他还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许多朝廷的典册都是他亲手书写的。他与虞集、杨载、范梈一起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同时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为“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