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于狱中,其罪不可逃。臣以为,廷臣议论之异同,实乃各自立场不同所致。然而,以臣之见,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崔、魏党,都不应该被一概而论为邪党。东林党虽然有些人言辞过激,但他们是天下才薮,他们的言论应该被容忍和尊重。而崔、魏党虽然与东林党有所交往,但他们并非邪党,他们对忠贤、呈秀的攻击是出于忠诚之心。然而,现在有些人却将东林党和崔、魏党一起攻击,这是不公平的。这些人以忠厚之心曲解了东林党和崔、魏党的本意,却对我们这些忠诚之士苛责不已,这是舛误之举。
如今大狱之后,汤火仅存,我们曾多次奉明纶,希望能够得到使用,但当事者却将道学封疆,将我们视为铁案,这难道不是在深防我们的报复吗?然而,我认为这是多余的。那些借东林党媚崔、魏的人,他们自己已经失败了,何必等待东林党的报复呢?如果他们不再附和崔、魏,又能够攻击他们吗?他们已经失去了东林党的支持,即使有再多的东林党也无法对他们进行报复。我还曾读过圣旨,其中有“韩爌清忠有执,朕所鉴知”的谕令。然而,最近听闻廷臣们的议论,却有异同之处,令人大为惊讶。韩爌是一位光伟的相才,其他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即使是红丸议起,全国都在议论纷纷,韩爌却坚决揭露了其不实之处。孙慎行是一个君子,韩爌都不附和,更何况其他人呢?现在推毂不及,点灼横加,只是因为他支持熊廷弼一事。熊廷弼确实应该受到诛杀,韩爌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但封疆失事,有很多人都有责任,难道只想单独杀掉一个熊廷弼吗?这是韩爌所指责的。然而,熊廷弼最终并没有死于封疆,而是死在了狱中,他的罪行是无法逃脱的。
总之,我认为廷臣们的议论之异同是因为各自立场不同所致。然而,我们不应该一概而论地将东林党和崔、魏党视为邪党,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忠诚之心。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言论和行为,而不是苛责他们。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自己的错误,不再将道学封疆,而是真正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倪元璐简介: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他于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后历任户、礼两部尚书,同时擅长书法和绘画。
倪元璐的书法作品灵秀神妙,尤其擅长行草字体,其书法技艺超群,被誉为超逸之作。他得到了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位文人的赞赏和指导,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渴笔和浓墨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字体奇特多变,书风奇伟,后人称他为“笔奇、字奇、格奇”的“三奇”,以及“势足、意足、韵足”的“三足”。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师,倪元璐选择自缢殉节,享年五十二岁。后来,清朝时期的弘光时,他被追赠为少保、吏部尚书,并被谥号为文正,清廷还赐予他谥号文贞。他的著作有《倪文贞集》。
综上所述,倪元璐是明末时期的官员和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称赞为灵秀神妙,尤其擅长行草字体。他的作品中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被后人称为“三奇”和“三足”。他在1644年选择自缢殉节,享年五十二岁,后被清朝追赠为少保、吏部尚书,并被谥号为文正。他的著作有《倪文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