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之家:
查慎行是一位热爱游山水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喜欢收藏典籍的人。他在73岁时退居里中,将自己的万卷书贮藏起来,整天坐卧在书堆中。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还在手中勘校着万卷书。他家中有一座名为“得树楼”的建筑,里面收藏着非常丰富的书籍。管庭芬在《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跋》中称赞道:“国初吾邑东南藏书家,首推道古楼马氏,得树楼查氏,盖两家插架多宋刻元抄,而于甲乙两部积有异本,其珍守已逾数世,不仅为充栋计也。”可以看出,查慎行的藏书之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查氏兄弟都对藏书有着浓厚的兴趣。查慎行家中的“得树楼”收藏着大量的书籍,而他的弟弟查嗣僳则建造了“查浦书屋”来收藏书籍。季查嗣庭(1664~1727)字润木,他有一座名为“双遂堂”的藏书之地。然而,后来查嗣庭因为文字狱而被处死,他的亲族子弟也受到了牵连。查慎行因为年老而被释放,而他的三个弟弟则留在关西地区,所以他们的藏书也因此散失无存。
这些藏书上都有一些特殊的印章,如“查氏初白”、“南书房史官”、“希古”、“得树楼藏书”、“海宁查慎行字夏重又字悔余”、“初白庵主人”等。到了乾隆时期,孙查岐昌仍然将藏书放在得树楼中。尽管这些藏书后来散佚了,但吴骞曾经找到了其中几种残篇。
查慎行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著作包括《得树楼杂抄》、《经史正伪》、《随猎日记》、《周易玩辞集解》、《苏诗补注》、《黔中风土记》、《人海记》、《敬业堂诗集》等。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藏书家,也是一个文学家。
通过查慎行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他的藏书之丰富和他的著作都展示了他对文化的贡献。他的一生都与书籍紧密相连,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他的藏书和著作中。
查慎行简介: 查慎行(1650~1727)是清代诗人,也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他晚年居住在初白庵,因此也被称为查初白。他出生在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康熙四十二年(1703),查慎行中进士,被特授翰林院编修,进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他请求休归故里,回家居住了十多年。雍正四年(1726),因为他的弟弟查嗣庭讪谤案,他被指责为家长失教,被逮捕入京,次年才被释放,但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查慎行的诗学受到了东坡和放翁的影响,他曾经注释过苏轼的诗作。自朱彝尊去世后,他成为东南诗坛的领袖。他著有《他山诗钞》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