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舍:
洪升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区,是为了纪念洪升这位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而建立的。洪升以他的作品《长生殿》成为了洪氏家族在清代取得的最高成就,也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人物。
进入洪升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长生殿》的故事梗概、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的介绍。《长生殿》的创作历程是非常艰苦的,它是洪升一生才华和心血的结晶,可以说是他的精品之作。他曾经说过:“稗畦填词四十余种,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三次修改,才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康熙十二年,他创作了《沉香亭》,康熙十八年完成了《舞霓裳》,最终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他完成了《长生殿》传奇,并将其搬上了舞台。在第二展室,游客可以进一步了解洪升离奇的一生。
洪升纪念馆的设计师以新月、半月和满月的背景造型,来暗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主题,以此来反映洪升跌宕起伏的一生。这种设计手法非常巧妙,通过月亮的变化来表达洪升一生中的喜怒哀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洪升纪念馆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纪念洪升这位伟大的戏曲艺术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他的作品和精神。洪升通过《长生殿》这部作品,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他的创作历程也是一个艰辛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他的一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奋斗的故事,他的作品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洪升纪念馆的存在,让人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洪升这位戏曲艺术家的一生和作品,也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参观洪升纪念馆,人们可以感受到洪升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创作的灵感和力量。洪升纪念馆的建立,不仅是对洪升的致敬,也是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洪升简介: 洪升(1645~1704)是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他出生于世宦之家,是汉族,来自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洪升在康熙七年(1668)进入北京国子监肄业,但二十年来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举,一直穿着白衣度过了一生。他的代表作品《长生殿》历经十年的创作,经过三次修改才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引起了社会的轰动。然而,次年他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指责并下狱,被革去太学生的身份,后来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
晚年,洪升回到了钱塘,但生活非常贫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受邀前去观赏,但在返回杭州的途中,他在乌镇酒醉后不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与孔尚任一起被称为“南洪北孔”,他们都是当时戏曲界的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