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勤贤良:
李世杰是一位非科举正途入仕的官员,却在政绩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受到了民众和朝廷的重视和赞誉。他在乾隆年间成为了一位封疆大臣,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他在仕途之后还继续学习,兼修文武之道,取得了卓越的政绩,成为了清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李世杰每到一地担任官职,都以民众的利益为重,注重调查研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民意的治理措施,深得民心。他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对于腐败和贪污绝不手软。当他离任镇江时,沿途的百姓纷纷洒泪相送,称他为“李青天”。在清代,有史学家将他比作汉朝的名吏“仇览”、“朱邑”,以及西周的贤相“召伯”和“甘棠”。
乾隆59年,李世杰因病在黔西去世,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乾隆帝对他的去世感到非常惋惜,赐予他“恭勤”的谥号,并追赠了三代的荣誉,他的祖父和父亲也享受到了这一殊荣。乾隆帝还亲自撰写了祭文,纪念他一生的功绩,称赞他是“精良综事之材”,“重清白爱民之选”,“苟勤俭以奉,克矢志于冰霜”,“才称敏练,性本公廉”……对于他一生为官的政绩和品德,乾隆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乾隆60年,经贵州巡抚冯光熊的奏请,他被追封为贤良词。
李世杰留下了一些著作,包括《世杰奏议》、《家山纪事诗》、《南征草》以及几篇序记,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这些著作可能记录了他的治理经验和思想,对于研究他的政绩和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
李世杰是一位非科举出身的官员,但他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为政的智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民为本,廉洁奉公,深得民心,受到了朝廷和民众的赞誉。他的去世引起了广泛的哀悼,乾隆帝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李世杰的一生为官经历,是清代历史上的一段光辉篇章。
李世杰简介: 李世杰(1716—1794)是清朝贵州黔西人,字汉三,一字云岩。他年少时就喜欢骑射和拳勇。乾隆九年,他进入资为巡检。二十二年,他被提升为江苏泰州知州。他因为审结了积压的讼案,得到了上司的激赏。他接连被提升为四川按察使,参与了金川之役,负责督导军需,并多次解决了军中的困难事务。后来,他被调任为四川总督,以休养生息为宗旨,逐渐恢复了四川的经济状况。他最终升至兵部尚书的官职。去世后,被追谥为恭勤。他留下了《家山纪事诗》和《南征草》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