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杨柳在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柳丝,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海棠的花瓣还未像雨点般坠,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由此知道,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梦魂归绕你住过的闺楼。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弄轻柔:摆弄着柔软的柳丝。
海棠三句:指春分时节。海棠常经雨开花,梨花开时似雪,故云。
难重省:难以回忆。
省(xǐng):明白、记忆。
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之楼。此指王雱妻独居之所。
丁香:常绿乔木,春开紫或白花,可作香料。
豆蔻:草本植物,春日开花。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王雱,他是王荆公的儿子,但他身体虚弱,长期卧病在床。为了照顾他,王雱决定与妻子分居,让妻子独自住在楼上。
然而,王荆公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决定将王雱的妻子重新嫁给别人,以便给王雱找一个更好的照顾者。这个决定让王雱非常伤心和怀念妻子。
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婚姻的痛苦,王雱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可能是他在病榻上写的,通过词中的文字和意境,他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婚姻和家庭的复杂关系。在那个时代,婚姻并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家族和社会的利益。王荆公的决定虽然出于对王雱的好意,但也暴露了婚姻中的权力和利益的纠葛。
这首词通过王雱的个人经历,揭示了婚姻中的痛苦和无奈。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婚姻问题。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使得它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这首词是王雱怀念妻子所作,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分离的痛苦。
词的上片以描写杨柳为开端,通过“杨柳丝丝弄轻柔”这句诗,表现了春天中垂柳轻盈的美丽。接着,词人用“烟缕织成愁”来形容杨柳,将杨柳的轻柔与自己的愁思联系在一起,给整首词增添了一丝哀愁的氛围。然而,词人并没有解释这种忧伤的来源。
下片中,词人转向描写海棠和梨花。他用“海棠未雨,梨花先雪”来表达春天已经过去一半的意思。在这种韶华易逝的感慨中,词人感到忧伤。
最后,词人提到了往事和相思。他说往事难以重现,只能通过回忆和梦境来怀念。而相思之情只能借助丁香和豆蔻来表达。词人的深情像丁香一样忧郁而未吐露,但又希望能和心爱的人像豆蔻一样结合在一起。整个下片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失去的梦幻的感慨。
通过对词中各个片段的分析,可以看出词人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分离的痛苦。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他对爱情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赏析详情»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泽,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道学和佛学学者。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子,因此被世人称为“临川三王”之一。
王雱出生于1044年,出生地为临川,即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他是王安石和王夫人的儿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学术上才华横溢,尤其擅长道学和佛学。
作为一位文学家,王雱的作品以诗词和散文为主。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被誉为北宋文学的瑰宝之一。
除了文学才华,王雱还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继承了父亲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主张变法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认为是北宋政治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然而,王雱的生命并不长久。他在1076年去世,享年仅32岁。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他的才华和贡献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和思想继续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仿佛。
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
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