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
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凉,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
注释:
离亭燕:词牌名。
一带:指金陵(今南京)一带地区。
风物:风光景物。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此处是拟人化用法。
浸:液体渗入。此处指水天溶为一体。断:接合部。
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冷光:秋水反射出的波光。相射:互相辉映。
蓼屿:指长满蓼花的高地。荻花洲:长满荻草的水中沙地。
竹篱茅舍:用竹子做成的篱笆,用茅草搭盖的小房子。
客帆:即客船。
低亚:低垂。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在南京一带建都。
渔樵:渔翁樵夫。代指普通老百姓。
怅望:怀着怅惘的心情远望。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作家张昪(一作张升)创作这首词的背景。根据北宋范公偁的《过庭录》记载,张昪在退居江南之前,经历了宋真宗和仁宗两代的统治。而在退居江南时期,他又经历了宋英宗和神宗两朝的统治。北宋帝国在这段时间内从盛世逐渐走向衰落,国家的贫困和弱小的形势变得越来越严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关切和担忧。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创作背景详情»
和感慨。接着,“千古凭高对短云”,词人站在高处,凭借着自己的眼力,对着短暂的云雾,回顾着千年的历史。这里的“千古”和“短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历史的长久和人生的短暂。最后一句“莫学颜、刘风骚”,颜、刘指的是颜真卿和刘禹锡,他们都是唐代的文人,以其风骚的才情和卓越的文学成就而闻名于世。这句话是词人对自己的告诫,不要追求名利,而是要像颜、刘一样,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整首词通过描写金陵的山水景色和怀古之情,表达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词语朴实而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赏析详情»
张昪(992年—1077年),字杲卿,陕西韩城人,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和诗人。
张昪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后来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最终以太子太师的身份致仕。他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贡献,被赞誉为忠诚正直的官员。
张昪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唐代诗人杜牧和晏殊的影响,作品多以山水田园、爱情离别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切感受。
熙宁十年(1077年),张昪去世,享年八十六岁。他被追赠司徒兼侍中的官职,并被谥号为“康节”。他的去世是北宋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他的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北宋文学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