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面对着酒宴,又将滤酒、插花的友人回忆,只是座席上已没有昔日的旧侣。
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肠浅醉又醒。积郁的愁情,比诗篇抒写的更加沉重。记得沿着楸树茂盛的大道乘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杨的技能,这些往事休再论评。重阳节朝廷传赐下一枝紫萸,有谁的梦魂曾到故国园陵?任凭着乌纱帽随风吹去,要让老天知道,斑白的华发已如此丛生,我感慨长歌呵涕泪交进。
注释:
漉酒:滤酒。
笮(zuó):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补充汉字译文:
偏偏(piān piān):表示事情偏偏如此,强调事实与预期相反。
临近(lín jìn):接近,即将到来。
温暖(wēn nuǎn):暖和舒适。
明丽(míng lì):明亮美丽。
爱惜(ài xī):珍惜,重视。
芳香(fāng xiāng):香气浓郁。
携同(xié tóng):带着,与...一同。
飘泊(piāo bó):漂泊,流浪。
羁旅(jī lǚ):流浪在外的人。
愁绪(chóu xù):忧愁的情绪。
荒台(huāng tái):荒凉的高台。
承受(chéng shòu):忍受,接受。
悲戚(bēi qī):悲伤。
滤酒(lù jiǔ):过滤酒液。
插花(chā huā):插入花朵,装饰。
座席(zuò xí):座位。
旧侣(jiù lǚ):旧友。
悲楚(bēi chǔ):悲伤。
凄清(qī qīng):凄凉清冷。
微酒(wēi jiǔ):少量的酒。
肠(cháng):肚子。
浅醉(qiǎn zuì):微醉。
愁情(chóu qíng):忧愁的情感。
诗篇(shī piān):诗歌。
沉重(chén zhòng):重大,沉重。
楸树(qiū shù):一种树木。
茂盛(mào shèng):繁茂,茂密。
乘马(chéng mǎ):骑马。
奔行(bēn xíng):快速行进。
雕弓(diāo gōng):精美的弓。
百步穿杨(bǎi bù chuān yáng):射箭技能,形容射箭准确。
重阳节(chóng yáng jié):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
朝廷(zhāo tíng):古代帝王的政府。
传赐(chuán cì):赐予。
紫萸(zǐ yú):一种紫色的果实。
梦魂(mèng hún):梦中的灵魂。
故国(gù guó):故乡,祖国。
园陵(yuán líng):帝王的陵墓。
乌纱帽(wū shā mào):古代官员所戴的黑色帽子。
斑白(bān bái):花白,指头发变白。
华发(huá fà):头发。
感慨(gǎn kǎi):感叹,慨叹。
长歌(cháng gē):长篇叙事的歌曲。
呵涕泪(hē tì lèi):哭泣。
《紫萸香慢·近重阳》译文及注释详情»
在南宋灭亡之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元朝成为新的统治者,南宋的文人们被迫适应这个新的政权。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感到失落和无助,他们对过去的辉煌和自由感到深深的怀念。
作者是一位在元朝任职的文人,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失落和无助的情绪。重阳节前夕,他回忆起过去南宋的繁荣和自由,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紫萸香慢》这首诗是他在这种情绪下创作的。紫萸是重阳节的象征,而香慢则是一种慢板曲调,寓意着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
在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前夕的景象。他描述了紫萸花的芬芳和香气,以及人们在节日里的欢聚和祭祀活动。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只是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使他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助和失落。
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他对南宋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他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怀之作,也反映了当时许多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这首《紫萸香慢》成为了元朝时期文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的象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转变和文化的变革,同时也展现了文人们对自由和辉煌的追求。这首诗成为了元朝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紫萸香慢·近重阳》创作背景详情»
赏茱萸。汉家陵:指汉朝的陵墓。句意是:记得当年在长楸树下走马射箭,柳枝上系着雕弓,过去的事情不再评说。紫萸传赐给我一枝,梦中有人告诉我,是汉家陵墓的消息。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词以重阳佳节为背景,通过描写词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苦回忆。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紫萸香慢·近重阳》鉴赏详情»
姚云文,字圣瑞,号江村,是宋末元初的知名文学家。他出生在江西高安。咸淳四年,他考中进士。后来,他投身元朝,担任承直郎一职,并负责抚、建两路的儒学提举工作。姚云文还有一部名为《江村遗稿》的著作,但现在已经失传。然而,《全宋词》中还保留着他的九首词作。关于姚云文的生卒年份,目前尚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