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除夜》原文赏析

  • gāo
    yáng
    tái
    ·
    chú
  • [
    sòng
    dài
    ]
    hán
  • pín
    tīng
    yín
    qiān
    chóng
    rán
    jiàng
    nián
    huá
    gǔn
    gǔn
    jīng
    xīn
    jiàn
    jiù
    yíng
    xīn
    néng
    xiāo
    guāng
    yīn
    lǎo
    lái
    guàn
    tōng
    xiāo
    yǐn
    dài
    mián
    hái
    hán
    qīn
    yǎn
    qīng
    zūn
    duō
    xiè
    meí
    huā
    bàn
    weī
    yín
  • lín
    shì
    chūn
    zhuāng
    liǎo
    gēng
    fēng
    yāo
    cuì
    yàn
    héng
    jīn
    gōu
    yǐn
    dōng
    fēng
    zhī
    fāng
    nán
    jìn
    zhū
    yán
    yǒu
    nián
    nián
    hǎo
    chěng
    yàn
    yóu
    yíng
    jīn
    dēng
    lín
    cán
    xuě
    lóu
    tái
    chí
    yuán
    lín

原文: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相关标签:春节感慨哲理情怀高阳台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频频地倾听更漏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满屋光明。年华滚滚宛如流水,令我黯然心惊。饯别旧岁,迎接新春,还能用得着几刻光阴,新的一年翩翩来临。年老体衰,怎么能习惯通宵畅饮?想要守夜不睡,又怕寒气袭人衣襟。我轻轻地放下酒樽,感谢那初开的梅花,陪伴着我独自低吟。
邻家的姑娘已试着穿上春衣,美丽的鬓发上首饰簇新。蜂腰形的翡翠晶莹润泽,燕股形的宝钗嵌有黄金。温和的春风引起人们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难禁。朱颜哪能年年都好,应该尽情地游乐,趁着现在的大好光阴,恣意地去眺望登临,观赏那残雪未消的玉色楼台,游览那斜阳辉映的美丽园林。

注释:
①高阳台:词牌名,取战国楚宋玉赋神女事以为名。又名“庆春泽慢”“庆春宫”。双调一百字,平韵。除夜:除夕之夜。
②银签:指的是古时一种计时的器具,即更漏中的标签。
③绛蜡:指红蜡烛。
④衮衮:连续不断地流动,引申为急速流逝。此指时光匆匆。
⑤饯旧迎新:辞旧迎新。饯,送别,送行。
⑥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尊,同“樽 ”。
⑦微吟:小声吟咏。
⑧蜂腰:与下句“燕股”都为“邻娃”的节日装饰,剪裁为蜂为燕以饰鬓。翠:翠钿、即翡翠做的花,是妇女的装饰物。
⑨芳思:犹言春情。
⑩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恣(zì):随意,无拘束。登临:登山临水。也指游览。
迟日:春日。《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后以“迟日”指春日。 《高阳台·除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作者在晚年时期的一个除夕夜晚。除夕夜是一年中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宵守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悲欢交集、万感俱生的复杂心境。这首词正是描绘了作者在除夕夜的这种复杂心境。 《高阳台·除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陶醉于守岁的孤独寂寞之情,下片则展现了除夜的喜庆热闹氛围。通过对守岁和迎新的描写,词人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美景的珍惜。整篇词语精妙,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高阳台·除夜》赏析详情»

韩疁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信息:

姓名:韩疁

生卒年:不详

字号:子耕

号:萧闲

作品:

1. 萧闲词一卷:韩疁创作的词集,共有一卷,但未传世,因此目前无法得知具体内容。

词作:

1. 共存词6首:韩疁创作的共存词共有6首,具体内容不详。

辑本:

1. 赵万里辑本:赵万里整理并辑录了韩疁的作品,但未提及具体辑本的名称和内容。

其他信息:

由于韩疁的生卒年不详,我们无法提供更多关于他的个人背景和生平事迹的信息。

猜您喜欢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代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湖心亭看雪

明代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拏 一作:余挐)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 一作:锁呐; 声价 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