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的苦楚。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珠宝,享受着美味佳肴,生活无忧。然而,我并不羡慕他们的富贵,因为我知道,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学习和追求知识的过程。我曾经在寒冷的冬天,背着书箱,穿越深山峡谷,受冻受饿,但这些艰辛都是值得的。如今,虽然我已经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我仍然能够在君子的行列中,受到天子的恩宠,每天陪伴皇上,听候询问。我不需要别人称颂我的名字,因为我知道,没有人能够超过我在学问上的成就。
注释:
1. 藏书:指有书籍的人家。
2. 抄录:抄写。
3. 砚台:用来磨墨的石头。
4. 便马上:立刻。
5. 渊博:广博。
6. 前辈:指学问道德高尚的长辈。
7. 弟子:学生。
8. 斥责:责备。
9. 恭顺:恭敬顺从。
10. 教益:教育的益处。
11. 求师:寻求老师。
12. 皮肤受冻裂开:皮肤因寒冷而裂开。
13. 客舍:旅店。
14. 华丽:豪华。
15. 帽带:帽子上的饰带。
16. 珠宝:宝石。
17. 白玉环:用白玉制成的环。
18. 宝刀:精美的刀。
19. 香囊:装香料的袋子。
20. 快乐的事情:指学习和追求知识的快乐。
21.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2. 公卿:指朝廷的高官。
23. 陪侍:陪伴。
24. 追随:跟随。
25. 询问:问询。
26. 太学:古代的官立学校。
27. 膳食:饭食。
28.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该文选自《宋学士文集》,创作于公元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当时,宋濂已经告老还乡,并应诏从家乡浦江前往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在他前往应天的途中,他遇到了同乡晚辈马君,马君前来拜访他。于是,宋濂写下了这篇序文,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并勉励他人要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这篇序文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当时,他正在太学读书,而马君则是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前来拜访宋濂,可能是因为他对宋濂的学习经历和学术成就感到钦佩,并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学习上的指导和鼓励。
在这篇序文中,宋濂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包括他从小立志学习、勤奋苦读的过程,以及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荣誉。他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他鼓励马君要坚持学习,不断追求进步,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篇序文以自述的方式展开,通过宋濂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递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追求卓越的动力。这篇序文不仅是宋濂对自己学习历程的总结和回顾,也是他对后辈的教诲和激励。通过这篇序文,宋濂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人对学习的热情,努力追求知识和才能的提升,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创作背景详情»
1、余幼时即嗜学。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重点句详情»
学习是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人,才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就。勤奋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而学习的成功与否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与学习环境和条件无关。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保持恒心和毅力,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同时也要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学习。
另外,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我们应该表现出恭敬和谦虚的态度。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路人,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因此,我们要虚心向老师请教,谦虚地接受他们的指导和批评。
我们可以从宋濂身上学习他的勤奋刻苦、谦虚诚恳和尊敬老师的品质。宋濂是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勤奋刻苦,不怕吃苦,努力学习。同时,他也非常谦虚和诚恳,愿意向老师请教,虚心接受指导。他对老师充满尊敬之情,从不敢怠慢。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他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应该向宋濂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勤奋刻苦、谦虚诚恳和尊敬老师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求学之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启示详情»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正如本文作者所述,他在青少年时期面临着艰难的条件,但他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了成功,并希望能够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努力读书,以期有所成。
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好。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选择了用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明白,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努力的付出,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艰难的条件下,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学习。他每天都坚持自习,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努力地学习知识。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通过自己的努力,作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在各个科目上都取得了好成绩,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是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作者深知马生们所拥有的良好条件。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这些条件,要努力读书。他相信,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作者希望当时的马生们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良好条件,努力读书,以期有所成。
总之,成功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正如本文作者所述,他在青少年时期面临着艰难的条件,但他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了成功,并希望能够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努力读书,以期有所成。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机会,努力奋斗,追逐属于自己的成功。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章中心详情»
的精神和态度。
9.文章中的“同舍生”是什么意思?
“同舍生”指的是作者的同学,他们的学习条件比作者好。
10.文章中的“马生”是谁?
“马生”是作者的朋友,他的学习条件比作者好,但是他并没有珍惜这些条件,不努力学习。
勉励对方。这种温和而真诚的态度,更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和太学生的优越条件,强调了主观努力对于学业成就的重要性。他用细节描写和对比说理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艰辛和努力,从而被激励起来。
总的来说,这篇赠序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文章。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向晚辈传递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和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的意义。他的温和而真诚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晚辈的殷切期望。这篇文章不仅在道理上有启发,而且在情感上也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赏析详情»
决心。这一层主要强调了作者在成年后,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不惜远行求师的艰辛和决心。
第三层写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文章中提到了“不倦”,“不怠”,“不辍”,“不忘”,这些都是在强调学习的坚持和毅力。同时,还提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在说通过大量的阅读,作者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最后,文章以“不求甚解”的态度来结束,强调了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追求表面的知识,而是要追求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求学的经历和学习的态度,表达了对刻苦读书的推崇和鼓励。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目的,提出了追求真正理解和领悟的重要性。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于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在文学中,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形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而赠序则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赠序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马君的一篇赠序。宋濂在京城建康做官,而马君则在京城读书。当马君回乡探亲时,宋濂写下了这篇文章,以自己的实践体会勉励马君刻苦学习。这篇赠序并非板着面孔说教,也不是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通过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写得事实可信、情感真挚、道理充分。文辞流畅,其中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今天也有启发意义。
总的来说,《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勉励马君刻苦学习。它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深刻的思想启示。这篇赠序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当时,也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体裁介绍详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是汉族,出生于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他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们也称他为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然而,宋濂因为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到茂州。在途中,他因病死于夔州。
宋濂的代表作品包括《送东阳马生序》和《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文,以叙述马生的才华和品德为主题,表达了对马生的赞美和祝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是一篇檄文,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元朝的侵略。
总的来说,宋濂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明初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生平经历和作品都展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他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