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原文赏析

  • jiāng
    chéng
    ·
    zhōng
    qiū
    zǎo
    wǎn
    qíng
  • [
    sòng
    dài
    ]
    chén
    zhù
  • zhōng
    qiū
    jiā
    yuè
    zuì
    duān
    yuán
    lǎo
    chī
    wán
    jiàn
    duō
    fān
    beī
    jiǔ
    xiāng
    yán
    jīn
    yìng
    cán
    fáng
    shì
    shēng
    diǎn
    bān
    bān
  • tiān
    yìng
    yǒu
    zhē
    lán
    paī
    rén
    jiān
    děng
    xián
    kàn
    hǎo
    chù
    shí
    guāng
    yòng
    zhù
    xiē
    nán
    zhí
    dài
    huáng
    hūn
    fēng
    juàn
    jīn
    yàn
    yàn
    tuán
    tuán

原文: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相关标签:写雨中秋节月亮江城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佳节之时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愚蠢迟钝的老头,见识比较多,饮酒相见,现在是不应吝啬。将止的雨怎么妨碍高兴的事情?淅淅的雨,小而多的雨点。
天应该有意遮拦着,拍打着人间,随便看看,美好的时光,一定要明显的不容易。直到黄昏大风起了,雨停止了,水波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圆月像玉器一样皎洁。

注释:
见多: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残雨:将要终止的雨。
等闲:轻易;随便。
须用:一定要。
滟滟:水光貌,形容水波闪动的样子。
团团:圆月。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据传说,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在古代,八月被称为仲秋,因为它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也是秋季的中间月份。因此,人们将这个节日称为中秋节,也被称为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等。此外,由于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是圆满的,象征着团圆,所以也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活动。在古代,人们相信月亮是神圣的存在,可以带来好运和丰收。因此,他们会在中秋节这一天举行祭月仪式,向月亮祈求丰收和幸福。同时,人们也会在这一天赏月,欣赏美丽的月亮,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团圆的喜悦。

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样。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是赏月。人们会在中秋节这一天晚上,聚集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有些人会在户外举行赏月活动,而有些人则会在家中摆放月饼和水果,与家人一起赏月。此外,人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如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

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共享美食和快乐。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是月饼,它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人们会互赠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祝福。此外,人们还会品尝其他美食,如柚子、石榴、蟹等,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和祝福。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品尝美食、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而快乐的时刻。中秋节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祝福的重要时刻。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是一首描写中秋时节的诗歌,通过描绘早上下雨晚上晴朗的情景,给人一种雨后天晴的中秋之夜的感觉。

诗的上片以“中秋佳月最端圆”为开头,描写了早上下起了雨,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快乐心情。这表现出了一种风雨无阻的心态,暗示着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和期待。尽管天空下着雨,但人们依然能够享受到中秋佳节带来的喜悦和团圆之情。

诗的下片描写了傍晚时分,雨停了,天空晴朗起来。这时的中秋月亮格外明亮,皎洁无暇。与首句“中秋佳月最端圆”相对应,诗人通过描绘晴朗的夜空和明亮的月亮,进一步强调了中秋节的美好和祥和。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中秋节的宁静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的天气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和期待,以及中秋节带来的喜悦和团圆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情景,将中秋节与美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中秋节的美好和祝福。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鉴赏详情»

金朝诗人陈著的照片
陈著

陈著(1214-1297),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他在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后,被调到饶州监管商税。景定元年(1260年),他成为白鹭书院的山长,并担任安福县的知县。

陈著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知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文才出众而闻名,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创作。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他的诗词作品被广泛传播,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文学才华,陈著还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他在饶州监税期间,积极推行改革,提高了税收的效益。在担任安福县知县期间,他注重民生福祉,努力改善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他的政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赞赏。

陈著晚年号嵩溪遗耄,意味着他在晚年时退隐山水之间,过着宁静的生活。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关于陈著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214年,去世于1297年。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成就,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成就使他成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

猜您喜欢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望江南·天上月

五代 佚名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
与奴吹散月边云。
照见负心人。

庭中有奇树

两汉 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