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停下酒杯不举起,停下歌声不要唱,等候那圆圆银月跃出东海。不知从哪里飘来一片云,做成了这么大、通天的大障碍。龙须拈断,星眼瞪裂,只恨宝剑剑锋不快。我要猛地一挥斩断紫云的腰,仔细观看嫦娥仙女长得是什么体态。
注释:银蟾(chán):指月亮。古传说月中有蟾蜍,所以称月为蟾。韩琦诗:“西园宴集偏宜夜,坐看圆蟾过丽谯。”
许:如此,这样。
髯虬(rán qiú):卷曲如虬的须髯。虬,传说中龙的一种。
星眸(móu):像星一样明亮的眸子,泛指明亮的眼睛。
嫦娥:此处代指月亮。
《鹊桥仙·待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完颜亮是金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出色的才能和成就。中秋赏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赋诗等,以表达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完颜亮看着天空中飘来的浮云,突然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想法,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展现了完颜亮豪荡粗犷的性格和他实现自己野心的决心。完颜亮排除一切障碍,不畏艰险,追求自己的目标。他的豪情壮志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描绘浮云飘来的景象,他将自己的心境与浮云相比,表达了自己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意志。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中秋赏月,这是一个富有浪漫和诗意的时刻。完颜亮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通过观赏浮云的飘动,激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欲望。他用词语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展示了他的个性和追求。
完颜亮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人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出色的才能和成就。他的豪情壮志和决心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观赏浮云的飘动,他表达了自己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意志。这首词展现了完颜亮的个性和追求,也展示了他在实现自己野心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总之,这首词是完颜亮在中秋赏月时刻产生奇想的产物,通过观赏浮云的飘动,他表达了自己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意志。这首词展示了完颜亮豪荡粗犷的性格和他实现自己野心的决心,也展示了他在实现自己野心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鹊桥仙·待月》创作背景详情»
始至终都贯穿着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修辞手法,而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渴望、失望和愤怒。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使得词语更加质朴自然,没有任何虚饰和做作。
词中的描写手法也非常巧妙。作者通过对“待月”的过程进行描绘,将自己的心理变化与月亮的升起相结合,形象地展现了他不可一世的霸主形象。上片中,作者焦急地等待月亮的升起,但却被片云遮挡,使得他的愿望落空,从而引发了他的愤怒。下片中,作者用夸张的动作描绘了自己的愤怒形象,同时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愤懑和决心。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仿佛身临其境。
整篇词的结构也非常紧密。上下片之间通过因果关系进行衔接,使得整篇词具有内在的逻辑张力。作者以自己待月心情的变化为经,以时间的变化线索为纬,将渴望、失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霸主待月”的图景。通过这种结构的安排,作者成功地烘托出了自己的雄谋大志和不可一世的气势。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直抒胸臆的方式、质朴自然的语言和巧妙的描写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作者的霸主形象。通过对待月心情的描绘,词中展现了作者的渴望、失望和愤怒,同时也表达了他的雄谋大志和不可一世的气势。这首词在语言和格调上都与传统的词有所不同,更加豪横骏爽,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独特风格。
《鹊桥仙·待月》赏析详情»
完颜亮(1122—1161)是金朝的皇帝,出生于女真完颜部,原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他是辽王完颜宗干的第二个儿子。
在皇统九年,完颜亮弑熙宗自立,当年改元为天德,后来又改为贞元、正隆。他即位后致力于励官守,提倡务农等七事,并发布诏令来治理国内外事务。他迁都燕城,称为中都,又将汴梁改名为南京。
然而,在正隆末年,完颜亮大举进攻宋朝,但在采石战败后,他东进至瓜洲时发生了兵变,并被杀害。他在位期间共计十二年。
在世宗时期,完颜亮被降封为海陵郡王,并被追谥为炀。后来,他再次被降封为海陵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