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尘土。
注释:这个春天充满了浓厚的气息,纷纷扬扬的花瓣像红色和紫色的尘土一样飞扬。
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
注释:楼外的垂柳树上有成千上万的垂柳枝条,风吹落了柳絮,栏杆上倚靠着的柳絮遍布一片,寂静无语。
浑:简直,全。红紫:指落花。或当另有寄寓。
注释:浑指整个春天都充满了浓厚的气息,红紫指落花。或许还有其他寓意。
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无寻处。
注释:毕竟春天归去了哪里,树的顶端和底部都找不到它的踪迹。
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注释:只有闲愁不肯离去,依然停留在心中,陪伴着人们直到黄昏下雨。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译文及注释详情»
①浑:这里的意思是“简直”或“全”,用来形容某种程度的完整或充满。例如,可以说“他的笑声浑厚而悦耳”。
②红紫:这里指的是落花的颜色。落花通常是红色或紫色的,因此这里用“红紫”来代指落花。另外,有时候“红紫”也可以有其他寄寓的意义,具体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例如,在诗歌中,红紫可能象征着繁华或美丽。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是关于一首词的,词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春天的景色和抒发对春天的怀念之情。词的上片描写了暮春时节,柳絮飞舞,落花成尘,栏杆上倚着的人们无言无语,作者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处倾诉的感觉。下片则表达了春天已经离去,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只有闲愁依旧陪伴着人们。春雨绵绵,直到黄昏,整首词的思绪缠绵,婉转动人。词中的意境含蓄而深刻,寄托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结尾的一句话为整首词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和韵味。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赏析详情»
段克己(1196~1254)是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他出生在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早年与弟弟段成己一起被人们誉为“二妙”,赵秉文称赞他们为“双飞”。他们在居里大书“双飞”二字,以彰显才名。
段克己和段成己先后在哀宗时期中进士,但由于没有机会入仕,他们只能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朝灭亡后,段克己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被当时的人们称赞为“儒林标榜”。
在蒙古汗国时期,段克己与友人一起游山玩水,结社赋诗,享受自由自在的乐趣。然而,元宪宗四年,段克己去世,享年五十九岁。他擅长词曲,著有《遁斋乐府》。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
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
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