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雨后荒园》原文赏析

  • mǎn
    jiāng
    hóng
    ·
    hòu
    huāng
    yuán
  • [
    jīn
    cháo
    ]
    duàn
  • dùn
    ān
    zhǔ
    rén
    zhí
    jiē
    xià
    qiū
    shèng
    cǎo
    lái
    dài
    jiàn
    jiāng
    kōng
    suì
    wǎn
    shuāng
    cǎo
    ér
    shǐ
    shǔ
    huā
    shēng
    rán
    gǎn
    ér
    zhī
    xiōng
    shēng
    zhàn
    rán
    guī
    xuān
    hòu
    huāng
    yuán
    qún
    huì
    jìn
    cán
    shè
    shū
    xià
    huā
    néng
    bǎo
    yīng
    yīng
    xiān
    zhì
    yíng
    táo
    lìng
    cān
    shuí
    sān
    jié
    dào
    ér
    jīn
    láng
    weǐ
    cāng
    tái
    rén
  • táng
    shàng
    kōng
    bái
    huái
    怀
    chóu
    hèn
    yīn
    xún
    guò
    liǎo
    chóng
    yáng
    jiā
    jié
    liáng
    fēng
    chuī
    shēn
    yìng
    nán
    màn
    lín
    fēng
    sān
    xiù
    rào
    fāng
    cóng
    hái

原文: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相关标签:咏物写花菊花言志满江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后的花园,花朵都掉完了。疏散的篱下只有菊花还没有掉落,还是那么的鲜艳。掇取一把菊花足够娱乐,谁还可以像屈原那样用菊花做晚餐呢。到现在狼藉不堪鲜花掉落没有人去怜惜。
堂上的客人都以及须发皆白。都没有说话怀念着过去。重阳佳节过去只剩下了恨,飒飒的凉风吹的你慌乱不堪,你应该很难生活了吧。在风下多次闻吸花丛,放佛可以听到菊花在独自哭泣。

注释:律:原为定音的仪器,后指古乐的十二调。无射:亦作亡射,十二律中的阳律之一;古以十二律与十二个月相对应,秋九月律应无射。
英英:鲜艳貌。
盈把:掇取一把。
夕餐: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故云。三闾:指屈原。他曾为三闾大夫。
狼藉:亦为狼籍,乱散不堪状。狼藉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
畴昔:往昔。
飒飒:风声。
汝:你。
三嗅:多次闻吸。“三”言其多。芳丛:花丛。 《满江红·雨后荒园》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金朝灭亡之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朝取代了金朝成为新的统治者,许多文人士大夫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继续忠于金朝,投降元朝,还是选择归隐山林,追求自己内心的理想和追求。

在这个时期,有一位词人,他名叫未名。他曾是金朝的官员,但在金朝灭亡后,他决定不投降元朝,而是选择了归隐山林,追求自己内心的理想和追求。他深知元朝的统治是残酷和压迫的,他不愿意成为元朝的奴隶,宁愿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于是,未名开始寄情于晚菊秋水。晚菊是秋天的花朵,它在金秋时节绽放,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而秋水则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景观,它在秋天的阳光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觉。未名通过寄情于晚菊秋水,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不仅表达了未名个人的情感和追求,也代表了许多文人士大夫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词通过描绘晚菊秋水的美丽景象,表达了未名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元朝统治的抵抗和反抗。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以及文人士大夫们面临的选择和抉择。它展现了未名作为一个词人的独立思考和坚守原则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词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满江红·雨后荒园》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词的开头三句描绘了一个秋天雨后的荒园景象,表达了词人悲凉凄苦的情感,并暗示了政治形势的动荡。接下来,词中通过描写初开的菊花,表达了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洁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势逼人的忧虑。然后,词中提到了陶渊明和屈原,他们与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有相似之处,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现实,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上片最后三句回到凄冷的现实中,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慨叹。下片以花写人,表达了词人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哀婉之情。全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将花与人融为一体,表达了词人深情厚意的感受。整篇赏析通过对词中各个细节的解读,揭示了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词的艺术魅力。 《满江红·雨后荒园》赏析详情»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是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他出生在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早年与弟弟段成己一起被人们誉为“二妙”,赵秉文称赞他们为“双飞”。他们在居里大书“双飞”二字,以彰显才名。

段克己和段成己先后在哀宗时期中进士,但由于没有机会入仕,他们只能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朝灭亡后,段克己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被当时的人们称赞为“儒林标榜”。

在蒙古汗国时期,段克己与友人一起游山玩水,结社赋诗,享受自由自在的乐趣。然而,元宪宗四年,段克己去世,享年五十九岁。他擅长词曲,著有《遁斋乐府》。

猜您喜欢

惜黄花慢·菊

宋代 吴文英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咏菊

明代 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送菊

宋代 胡铨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
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