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译文:在古时候,二水分流,河洲上的株柳鲜为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译文:弯曲的株柳树枝倒伏如盖,适宜于仙人居住的海岛,青翠的树干撑起天空,进入凤凰池。
注释:虬枝指株柳的枝条弯曲。偃盖指株柳仰倒如盖的树冠。仙岛指适宜于株柳生长的河中沙洲。凤池是凤凰池的简称,指魏晋时中书省掌管一切机要的地方,因株柳常作为贡物献给朝廷,有可能进入机要衙门,所以称为“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
译文:古老的株柳有缘回归净土,章台上没有聚集寒鸱。
注释:古木指老株柳。皈指皈依。净土是佛教名词,指没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章台本指战国时秦国南离宫的台名,这里与上句的“仙岛”、“凤池”都指景色优美的河中沙洲。鸱指鸱鸮,猫头鹰之类的鸟。
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译文:常常随着宝镫陪伴着金勒,越过边塞指挥万马嘶。
注释:宝镫是指马镫上的装饰品,金勒是指马的缰绳。绝塞指越过边塞。指挥万马嘶表示马匹奔驰的声音。
《中洲株柳》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是由俞益谟创作的广武八景组诗之一。其中提到的中洲株柳是指生长在黄河中沙洲上的红柳,又称赤柽。根据《尔雅》的记载,红柳被称为雨师,因为它在下雨前会先起气应。在唐代,红柳被列为灵州的贡物,常被用作马鞭。
虬枝指的是株柳的枝条弯曲,偃盖则形容株柳的树冠仰倒如盖。仙岛是指适宜株柳生长的河中沙洲,类似于仙人居住的海岛。
凤池是凤凰池的简称,魏晋时中书省掌管一切机要,因为接近皇帝,所以被称为凤池。由于株柳常常被作为贡物献给朝廷,所以有可能进入机要衙门,因此被称为“入凤池”。
古木指的是老株柳,皈则是指皈依,净土是佛教的名词,指没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
章台本来是指战国时秦国南离宫的台名,这里与前文提到的“仙岛”、“凤池”一样,都指的是景色优美的河中沙洲。鸱指的是鸱鸮,类似于猫头鹰的鸟类。
《中洲株柳》注释详情»
俞益谟(1653—1713),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由于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
俞益谟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授予进士称号。进士是明清时期的最高学位,代表着高级官员的资格。
俞益谟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曾任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的知县。他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领导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信任。
然而,俞益谟的一生并不平静。他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动荡的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变革。他在官场上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最终,俞益谟在1713年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辛劳,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后人铭记,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