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雨儿飘》原文赏析

  • tiān
    ·
    ér
    piāo
  • [
    yuán
    dài
    ]
    zhāng
    míng
    shàn
  • ér
    piāo
    fēng
    ér
  • fēng
    chuī
    huí
    hǎo
    mèng
    sǔn
    róu
    cháng
  • fēng
    xiāo
    xiāo
    zhōng
    cùn
    diǎn
    diǎn
    jiāo
    shàng
  • fēng
    xiāng
    liú
    tiān
    beī
    chuàng
    fēng
    juàn
    liáng
  • fēng
    ér
    zěn
    dāng
    fēng
    ér
    dìng
    dāng
  • fēng
    ér
    nán
    dāng

原文: 雨儿飘,风儿飏。
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
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
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
风雨儿难当。


相关标签:夜晚写雨抒情愁绪普天乐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在飘洒,风在吹扬。地场好梦风惊醒,细雨断人肠。风过梧桐叶,寸点落芭蕉。风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怆,雨和着风卷起阵阵凄凉。风雨让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却一定让人承受。它实在难于让人承受啊!

注释:飏(yáng):即“扬”,吹动。
“风吹”句:意谓风声打断了好梦。
怎当(zěn dāng):怎么禁受得住。当,抵挡。 《普天乐·雨儿飘》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介绍了一首抒情曲,题为《愁怀》。作者通过描写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表达了自己内心悲怆的愁怀。整首曲子以风雨为起点,使用了复沓手法,将“风雨”二字交错嵌入其中,反复咏叹,语义回环,给人一种气势贯注的感觉,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作者没有直接写愁,而是暗示自己正在做着“好梦”,将愁怀比喻为被风雨卷起来的。这种含蓄的写法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愁怀的难以言表之情。整首曲子的每句都以风、雨开头,风、雨的排列顺序有所变化,但风雨的意象始终贯穿全篇。在诗词中,这样的写法是大忌,但在散曲中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字体式。这样的构思营造出了一种情景交融、一唱三叹的效果,使整首曲子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 《普天乐·雨儿飘》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张鸣善的照片
张鸣善

张鸣善(生卒年份不详)是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他曾担任淮东道宣慰司令史的官职。

张鸣善以填词度曲、词藻丰赡而闻名,常以诙谐语讽人。他的作品多以刺时之作为主题,反映了元末丧乱时期的现实动乱与污浊。然而,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的信息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选冠子·雨湿花房

宋代 吕渭老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檀盘战象,宝局铺棋,筹画未分还懒。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正青钱遮路,绿丝明水,倦寻歌扇。
空记得、小合题名,红笺青制,灯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语如弦,不觉晓霜鸡唤。闻道近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清代 蒋春霖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华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登咸阳县楼望雨

唐代 韦庄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