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
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
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
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注释:
(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4)缯缴:指矰缴。猎取飞鸟的工具。缴,即在短箭上的丝绳。
《孤雁二首·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尽头。于是,它欲下寒塘,寻找安身之处。然而,由于失去了同伴,它感到迟疑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孤雁的行为和环境,表达了失群后的困惑和无助。
接下来的三联写出了孤雁的苦楚。诗人写道:“振羽奋飞何处去,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孤雁虽然振翅高飞,但却没有了归宿,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它的凄凉和寂寞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这三句诗通过对孤雁的描写,表达了孤独和无依的痛苦。
最后的四联写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和良好愿望。诗人写道:“疑虑受箭丧生意,愿将良朋共此行。”诗人担心孤雁会因为疑虑而受到伤害,但又希望能与孤雁一同飞行,与它共享良朋。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孤雁的关切和对友谊的向往。
徐培均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的每个字都珍贵而有深意,余音缭绕,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被称为五律诗中的上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孤雁的描写,表达了孤独、无助和痛苦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孤雁的同情和思考,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思索。这首诗以一个“孤”字为中心,将全诗的神韵和意境凝聚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孤雁二首·其二》赏析详情»
崔涂(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是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据《唐才子传》记载,崔涂是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测他可能来自浙江桐庐、建德一带。
崔涂擅长音律,尤其擅长长笛。他的诗作中常常表达旅愁之情,可能与他壮游巴蜀、老游龙山的经历有关。他的《春夕旅怀》一诗[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
崔涂的诗作存世较少,仅有《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诗作1卷。其中,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