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广陵》原文赏析

  • hái
    guǎng
    广
    líng
  • [
    sòng
    dài
    ]
    qín
    guān
  • tiān
    hán
    shuǐ
    niǎo
    xiāng
    shí
    bǎi
    weí
    qún
    luò
    huī
  • guò
    jìn
    xíng
    rén
    wén
    shuǐ
    xiǎng
    feī

原文: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咏物写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冷的天气里,水鸟为了取暖挤在一起,有十几只,有几百只,它们一起在太阳快要落山的光线下玩耍。路上的人来来往往,它们都不躲开,突然听到水中发出哗啦一声声响,它们吓了一跳,然后一起飞了起来。

注释:
还自广陵:这是作者从广陵回家乡高邮的路上写的诗。广陵,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相依:挤在一起。
落晖:西下的阳光。
过尽:走光,走完。 《还自广陵》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秦观的山水诗作品,以描绘水鸟在寒冷的天气中相互依偎、嬉戏的情景为主题。诗中的描写生动传神,充满趣味。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既自然清新,又生动传神。通过使用“依”、“戏”这两个词,诗人将水鸟的天真烂漫之姿表现得十分真实。水鸟们仿佛不是一群鸟,而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相互戏耍。晚霞抚摸着它们,它们也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予它们的和谐、安逸、自由的生活。这种物物相亲的情景令人羡慕神往。

这两句诗的艺术技巧相当娴熟。其中,“寒”带有冷意,“相依”是静态的,表现了静态美;而“戏”是动态的,“落晖”却有暖意,表现了动态美。这两者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浑然一体的。一部分水鸟在相互依偎,另一部分水鸟则在欢乐地嬉戏。这种合而有分、分而有合的状态,以及动静相宜的情调,正是自然界每时每刻所呈现的生动而真实的面貌。这一组画面采用了白描手法,点出了早春时令、晚霞中水鸟的安闲。

接下来的“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是诗中的精彩描写。从形式上看,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承续,但又为第四句做了铺垫。“不起”正是为“起”作准备。从表现水鸟的动势上看,诗人有意按照由安静到微动再到喧动的顺序步步演进。从所表现的声音频率上看,按照由静场到轻响再到骤响的层次把音阶逐渐增高。动态和声态同步进行,非常协调。最后,在第四句中,动态和声态融为一体,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高潮。

在意境上看,前面描绘了水鸟嬉戏的情景,后面则描绘了它们冲飞入天,融入晚霞的壮美景象。诗中既有绘画美,又有色彩美,更因群鸟齐飞、呱呱乱叫,传递出声态美。整首诗的景象飞动,诗趣盎然。

总的来说,秦观的这首山水诗通过描绘水鸟相互依偎、嬉戏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信息。诗中运用了娴熟的艺术技巧,将静态美和动态美、声态美相结合,呈现出生动传神、有趣味的描写。整首诗的意境壮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还自广陵》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秦观的照片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

猜您喜欢

长亭怨慢·雁

清代 朱彝尊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闻黄鹂

唐代 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咏鹦鹉

宋代 僧定渚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