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二》原文赏析

  • gǎn
    shí
    èr
    shǒu
    ·
    èr
  • [
    táng
    dài
    ]
    zhāng
    jiǔ
    líng
  • yōu
    rén
    guī
    zhì
    qīng
  • chí
    xiè
    gāo
    niǎo
    yīn
    zhī
    zhuàn
    yuǎn
    qíng
  • huái
    怀
    kōng
    rén
    shuí
    gǎn
    zhì
    jīng
  • feī
    chén
    suǒ
    weì
    chéng

原文: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寓言写鸟寓人哲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自从我归隐到这幽静的山林以来,每天都独自躺在泉水旁边,我的忧虑被洗涤得干干净净。我想用这些感谢那些高飞的鸟儿,因为我要托她们传达我这遥远的情感。日日夜夜,我空怀着这无限的情意,但又有谁能理解我真挚的情感呢?那些飞鸟和沉鱼本来就有着不同的趣味,又怎么能慰解我的内心情感呢?

注释:高鸟指的是高飞的鸟。飞沉指的是鸟和鱼。 《感遇十二首·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描述了一种修行境界,通过打坐来感受到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心境。文章中提到,这种心境就像虚空一样空灵纯净,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即使对自己的修行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但谦虚的态度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心中常常会有一些杂念。只有真正做到一念不生,才能称之为真诚。

这篇赏析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在打坐中所体验到的境界。作者用词简练,但却能准确地传达出修行者内心的感受。文章中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静,仿佛置身于虚空之中。

文章中提到的谦虚的态度也是修行者必备的品质之一。即使修行者还未达到完美的境地,但他们仍然保持着谦虚的心态,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这种谦虚的态度是修行者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他们能够更上一个境界的关键。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在打坐中所体验到的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境界。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修行者必备的谦虚态度,以及一念不生的真诚。这篇赏析给人一种宁静和平静的感觉,让人对修行者的境界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感遇十二首·其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照片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出生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他在长安年间考中进士,后来担任过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虽然后来被罢相,但他仍然继续为国家服务,担任荆州长史一职。

张九龄的诗风清淡,他的诗作以五言古诗为主,用素练质朴的语言表达深远的人生感慨。他的诗作对于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代表作品有《曲江集》。

除了在文学上的成就,张九龄还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敢于直言敢谏,善于选拔贤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他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唐朝的“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他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成就,他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唐朝时期备受尊敬的名相和诗人。他的影响力和贡献在当时和后世都是不可忽视的。

猜您喜欢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清代 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还自广陵

宋代 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长亭怨慢·雁

清代 朱彝尊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