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登长城关》原文赏析

  • jiǔ
    yuè
    jiǔ
    dēng
    cháng
    chéng
    guān
  • [
    míng
    dài
    ]
    shí
    mào
    huá
  • shuò
    fēng
    wàn
    duō
    liáo
    hán
    kōng
    yàn
    guò
  • tān
    tóu
    liè
    xǐng
    weí
    chéng
    pàn
    kàn
    huáng
  • xiāng
    láo
    zuì
    zhū
    jié
    zhuàng
    zhì
    hái
    weí
    chū
    sài
  • chěng
    wàng
    yīn
    gāo
    yún
    wài
    jìn
    xiāng
    guān
    huí
    shǒu
    kuì
    yān
    luó

原文: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相关标签:重阳节登高抒怀壮志思乡九日

译文及注释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嘹呖:形容雁声响亮而曼长。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省嵬城:西夏城名。省嵬城在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省嵬村,东距黄河约10公里。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香醪:醇酒。茱萸节: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因有佩戴或头插茱萸的习俗,故又称茱萸节。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骋望:极目远望。乡关:故乡。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首诗选自《万历固原州志》。此诗是作者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长城关时所作。

嘹呖:形容雁声响亮而曼长。《宣统固原州志》、《民国固原县志》作“嘹嘹”。注释说明了“嘹呖”的意思,以及其他版本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省嵬城:西夏城名。据《朔方道志》载:“省嵬山,在郡(指宁夏城)东北一百四十里黄河东岸,旧有省嵬城,横枕河滨,为防御要地,今属套地内。”省嵬城在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省嵬村,东距黄河约10公里。注释提供了省嵬城的背景信息和现在的地理位置。

香醪:醇酒。茱萸节: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因有佩戴或头插茱萸的习俗,故又称茱萸节。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注释解释了香醪和茱萸节的含义,以及茱萸的特点和用途。

骋望:极目远望。注释解释了“骋望”的意思。

乡关:故乡。注释解释了“乡关”的含义。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注释详情»

石茂华

石茂华(1521—1583),字君采,号毅庵,明中期大臣,益都(今青州)人。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中进士,任浚县(今屑河南)知县,年仅23岁。他在任期间处理诉讼案件时公正明断,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黄河泛溢时,石茂华亲自率领民工筑堤防洪,保护了当地的农田和居民。后来,他被任命为扬州(治今扬州市)知府。在任期间,江淮地区遭到倭寇的侵扰,他成功排除了严嵩义子赵文华的干扰,打退了进犯扬州的倭寇。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石茂华被提升为兵部尚书,掌管南京都察院事务。在巡察陕西、甘肃地区时,正值这里大饥荒,他向朝廷奏请蠲免徭赋,并开仓救灾。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操劳,他患上了疾病,最终因呕血而去世。

石茂华被追赠太子少保,并谥号为“恭襄”。他的一生充满了忠诚和奉献精神,为人民和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您喜欢

登襄阳城

唐代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南北朝 谢灵运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南北朝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