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田登海口盘屿山》原文赏析

  • xíng
    tián
    dēng
    hǎi
    kǒu
    pán
    屿
    shān
  • [
    nán
    beǐ
    cháo
    ]
    xiè
    líng
    yùn
  • jǐng
    liàn
    chuán
    tái
    zhōu
    yàn
    gōng
  • niú
    shān
    kōng
    yáo
    chí
    shí
    huān
  • nián
    yuàn
    shēn
    yóu
    yuǎn
    xīn
    néng
    tōng
  • bǎo
    huān
    kuàng
    nǎi
    shǒu
    fēng
  • shú
    yún
    weì
    guān
    hǎi
    cháo
    fēng
  • biàn
    hóng
    shuí
    zhī
    dōng
  • cǎi
    líng
    fǎng
    仿
    hán
    pín
    róng
  • áo
    yóu
    shā
    zhǔ
    yóu
    yǎn
    dān
    shān
    fēng

原文: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相关标签:登高写景抒怀

译文及注释

观海藉朝风,指倚海观风景以慰藉心情。

菱女:指菱花女子,即美女。

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形容在沙洲上漫步,洗足于碧水中,回头看见夕阳照耀在盘山上的丹峰。

行田:巡视农田。

海口:永嘉江(今瓯江)人海处。

盘屿山:在永嘉西北七十里,即今乐清县西约五十里处,滨海。山下为盘石卫,旁有五小山,又有重石山,加上正面的屿山,俗合称七星山。

齐景: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遄台:齐国台名,供君王游玩用,旧址在今山东淄博市。《晏子春秋·外篇》:“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予遄台,梁丘据造焉。”可见齐景公对遄台情有独钟。

周穆: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天子。

厌:厌倦。

紫宫:帝王宫殿。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南面。洒涕:指齐景公登牛山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哀痛流涕之事。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日: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瑶池:天上神仙所居之处,西王母曾于此宴请群神众仙。

欢悰:欢乐。

年迫:接近天年,指年老了。

愿岂申:志愿哪能得到伸展,指未能实现抱负。

通:通达,舒畅。

大宝:指王位。

况乃:何况是。

守畿封:指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而言。畿封:本指王城郊界,这里指边疆。

羁苦:旅居边海的苦楚。

孰云慰:谁能安慰。云,为句中语助词,无意。

观海藉朝风:凭借观海和享受朝风来慰藉心情。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在景平元年夏季时的情景。当时,诗人担任永嘉太守的职务,他利用巡视农田的机会,登上山顶观赏大海的壮丽景色。在这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感到心旷神怡,忘却了身处边境的艰辛和困苦。因此,他受到了安慰和慰藉,并在这种愉悦的心境下创作了这首诗。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登盘屿山》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齐景公和周穆王的比照,点明了自己此次登山的缘由。齐景公在登牛山时流泪,感叹人生短暂,但他却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周穆王为了追求快乐,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情欢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追求精神上的欢乐的向往。

接下来的四句是诗人自己的感悟。他说岁月流逝,愿望成空,只有在与自然亲近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畅通。即使是贵为国君,也无法摆脱岁月流逝的痛苦,更何况像他这样被贬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诗人通过这四句表达了对远游的羡慕之情。

诗的前八句用笔工稳细密,通过对齐景公和周穆王的事迹的描写,巧妙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后四句虽然转向了诗人自己,但在字面上仍然延续了前面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游的向往之情。

诗的后八句描写了诗人登山所见所感。诗人登上盘屿山,可以俯瞰大海。他登山的目的并不是一般的游玩,而是为了寻求安慰。诗人通过“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海的浩渺无涯,表达了他对大海的惊异和赞叹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齐景公和周穆王的比照,以及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远游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享受和精神欢乐的思考。诗人的用笔工稳细密,通过巧妙的对比和意象的延续,展现了他的思想和情感。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赏析详情»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照片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之孙,出生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他的小名是“客”,人们常称他为谢客。他后来被封为康乐公,因此也被称为谢康公或谢康乐。

谢灵运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发生在刘宋时代。他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山居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记载在史册中的大旅行家。

除了山水诗,谢灵运还精通史学,擅长书法,并且翻译佛经。他曾奉诏撰写《晋书》,展示了他在史学方面的才华。《隋书·经籍志》和《晋书》中都收录了他的作品集《谢灵运集》,共计14种。

关于谢灵运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没有提及。他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而关于他的死亡,文中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南北朝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岘山怀古

唐代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登洛阳故城

唐代 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