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霜树重重叠叠远山显得越来越小,流动的云团高高的楼阁仿佛就在林梢之上,九月九日重阳节刚刚过去。一杯菊花酒聊以自慰衰老的容颜。
翠绿山色若有若无就像淡扫的眉黛。而今虽在西山却喜爱归隐东山。流水连天夕阳横照于水里,酒尽高楼眺望那通往家乡的西河道风光。
注释:
青嶂:青山。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势随九疑高,气与三山壮。”
高栋飞云: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
杪(miǎo):一般指树枝的细梢。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人们于此日,“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以消灾避难。
黄花:菊花。《礼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鞠通“菊”。
秋容:韩琦《九日小阁》:“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翠色有无: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本句由此化用而来。
西山:疑即金中都燕京之西山。
东山:暗用谢安隐居东山典故。
晚照:杜甫《秋野》:“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酒阑:酒宴将尽。
西河:春秋卫地。今河南浚县、滑县一带。《史记·孔子世家》:“其男子有死之志,妇女有保西河之志。又,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以重阳节后登高饮酒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人的愁怀。词中提到了“九日黄花”,指的是重阳节,这是菊花盛开、饮酒赏菊的季节。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异乡思念家乡的亲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词的开头提到“九日黄花才过了”,说明重阳节刚刚过去,但作者仍然登高饮酒,似乎是为了抚慰秋光。然而,词的结尾却透露了作者真实的心理,他排遣思乡怀人的苦闷。词中的“酒阑望断西河道”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他却不愿明白地对人道出来。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在于其写景的技巧。词中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深秋山水图,层次井然。上片描写了作者所在的西山,有近景的高栋飞云和霜林杪,还有中景的霜树和青嶂。下片则写了由西山望东山的远景,以及西山之间的流水和道路。通过多层次的描写,展现了晚秋山水的全景。这些景物画面的转换和衔接非常巧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一位身在高处的人的观察所见,就像一架摄影机从高处移动着镜头,从西山的全景移到山巅的高栋飞云,再转到远处的东山,以及山下的流水和道路。词中对整个画面的设色以素朴的淡色调为主,从平淡中透出一种丰富。黄叶和白霜的重重霜树,远山的浅浅翠色,流水的青碧和晚照的红色,相映相衬,展现出秋容虽老,却富有特殊的美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抒写出一种若隐若现的乡思,使整首词形成了一种高旷中略带沉郁的格调。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鉴赏详情»
赵可是金代的一位文学家,他的字是献之,号玉峰散人。他出生在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具体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年轻时,他参加考试时在考场上写了一些戏书小词,被金朝官员完颜亮看中,并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赏识。贞元二年(1154年),赵可中了进士,后来官至翰林直学士。
赵可还著有一本名为《玉峰散人集》的著作,但现在已经失传了。他的诗作被收录在《中州集》中,而他的词作则被收录在《中州乐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