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原文赏析

  • dài
    jiàn
    ān
    cóng
    jūn
    gōng
    yàn
    shī
    bìng
    yǐn
    dài
  • [
    míng
    dài
    ]
    pān
    lóng
  • 西
    beǐ
    yún
    qiān
    chóng
    yīn
  • lín
    jiāng
    yào
    耀
    shì
    fāng
    zhōu
    zài
    shěn
  • lián
    xiǎng
    fēng
    cháng
    fēn
    beī
    yín
  • fēn
    cáo
    mìng
    chāo
    jìn
  • jūn
    zài
    xíng
    cháng
    huái
    怀
    xīn
  • feī
    kuì
    weī
    liáng
    shēn
  • shān
    shí
    xuàn
    pái
    huái
    zhōng
    rèn

原文: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
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
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
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照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是“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

李攀龙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清初。他与谢榛、王世贞等人一起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继承了“前七子”的文学传统。他们致力于恢复古代文学的风格和精神,强调文学的纯正和高尚。

李攀龙的文学才华出众,他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气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

李攀龙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攀龙于1570年去世,享年56岁。他的离世给文坛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远流传下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猜您喜欢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二 代

明代 李攀龙

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
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
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
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
从军在万里,惆怅私其怜。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七 代刘公干

明代 李攀龙

我后赫斯怒,整驾东南征。
六军如飞集,列植龙陂城。
皑皑霜风至,肃萧戈甲鸣。
长飙转沙砾,仰视白日冥。
流波一何劲,金鼓悲且清。
连鸢下青云,毛血洒隰坰。
发机入微妙,观者无不惊。
壮士以慷慨,各奋先登情。
释此荐嘉客,濡翰叙平生。
篇章信绮丽,新诗雅以精。
小臣在缇幕,起坐怀同声。
戎事谅非难,但恐沈痼婴。

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明代 李攀龙

中丞台火照闽方,客有千金剑一装。
赖是龙蛇先自起,忽然风雨为深藏。
逃形疑入延津水,厌影犹含北斗光。
报国片心还独在,逾看鳞甲动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