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它被称为花,然而春天尚未到来。它被称为雪,却散发着幽香。它在严寒中绽放,在竹林旁边,在乡村的农舍中。无论是在荒野的村民家中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它都同样盛开。
注释:野人家指的是野外的村民家庭。一般表示一样、同样。
《昭君怨·梅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咏梅诗的评价。诗中上片咏梅、惜梅,下片赞梅。上片的前两句赞美梅花的独特之处,它在寒冷的季节里独自开放,洁白如雪却散发着迷人的幽香。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梅花孤独寂寞的惋惜,尽管它傲然挺立,芬芳四溢,却只能独自在偏僻的地方开放,无人欣赏。
下片则赞美梅花的坚韧不拔,无论是种在简陋的茅舍旁边,还是种在华丽的宫殿里,它都保持着最初的本性,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还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同时也通过梅花来暗示了作者自己,虽然他怀才不遇,但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操守,随波逐流。整篇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梅”字,但每一句都让人联想到梅花,同时也让人想到了作者。这篇赏析认为这首诗的构思巧妙,富于比兴,堪称一篇优秀的咏梅佳作。
《昭君怨·梅花》赏析详情»
郑域的生卒年均不详,大约在宋光宗绍熙年间活着。他在淳熙十一年(1184年)中进士,曾在池阳任职。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他随张贵谟使金国,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详细记述了金国的事情。在嘉定年间,他在诸司粮料院担任官职。他的词作被收录在《花庵词选》中,共有五首。赵万里在《校辑宋金元人词》中辑录了他的《松窗词》一卷。杨慎在《词品》卷四中评价他的《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并提到他的《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