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废弃的园子里,一片茫茫春草青翠茂密,却无法留住春光。野藤和荆棘占据了道路,妨碍着行人的步履。不懂得性情的柳絮偏偏在风中飘舞,密集地轻轻地落在人们的脸上。
这个院子里有花木的主人是谁呢?一朵孤单的鲜花正在墙角里绽放,非常耀眼。不要责怪没有人来采摘它,因为它开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真的不是时候啊!
注释:鹊踏枝:词牌名,即“蝶恋花”,又名“凤栖梧”等。是一种词牌,有六十个字,上下两部分各有五句,四仄韵。
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漠漠表示广阔无边的样子。
春芜:春天的草,呈碧绿色。
春不住:春天已经过去了。
碍却:妨碍。
蒙蒙:一作“濛濛”,形容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这里指飞絮在空中飘舞。
绣院:指有花木的院子。
明:指花朵绽放的耀眼。
如许:这样。
不合:不应该。
阳春:温暖的春天。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龚自珍在青年时期的抱负和经历的描述。龚自珍在嘉庆十五年参加了顺天乡试,但只中了个副榜,三年后再次参加考试却又落榜。这首《鹊踏枝》是在这个时期写的,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创作背景详情»
和振兴国家的期望。词人通过描写废园的凄凉景象和孤花的寂寞形象,抒发了自己对于时政的不满和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词中的比喻手法和意象的运用,使词的意义更加丰富和深刻。这首词在晚清词坛上独树一帜,展现了词人独特的才华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赏析详情»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在27岁时中举人,38岁时中进士。曾担任过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并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的行动。48岁时辞去官职南归,次年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突然去世。
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充满了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著作包括《定庵文集》,其中收录了300余篇文章,以及近800首诗词。他的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有315首。龚自珍的文学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的改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