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原文赏析

  • chǒu
    ér
    lìng
    ·
    chén
    shí
    nián
    zhōng
    shì
  • [
    qīng
    dài
    ]
    gōng
    zhēn
  • chén
    shí
    nián
    zhōng
    shì
    cái
    zòng
    héng
    leì
    zòng
    héng
    shuāng
    xiāo
    xīn
    jiàn
    míng
  • chūn
    lái
    guān
    xīn
    mèng
    chàn
    piāo
    líng
    xìn
    piāo
    líng
    qǐng
    kàn
    chuáng
    tóu
    jīn
    jīng

原文: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相关标签:回忆人生壮志未酬感慨丑奴儿令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在沉思中回顾了过去十五年的经历,想到自己才华横溢,却屡遭挫折,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泪流满面。春天来了,我却连一个好梦都做不成,我为自己已逝去的青春感到懊悔,但我不相信此生终将如此,请看我的床头放着佛经。

注释:丑奴儿令:这是一种词牌名,又称为“丑奴儿”或“采桑子”等。它是一种双调四十四字的词牌,上下两部分各有四句,平韵的音调。

十五年:这里指的是作者从十八岁(嘉庆十四年,1809年)立志以来,到道光三年(1823年)的十五年。

箫:指的是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哀怨幽情。剑:指的是表达报国雄心壮志。剑态和箫心是龚自珍的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意象。

春来没个关心梦:描述了梦境的空虚,以突显理想的无着。关心在这里的意思是留心。

忏: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自我反省过去的过错,悔罪祈福。在这里指对逝去的岁月感到痛惜。

请看床头金字经:这是说想通过念佛经来解脱现实的困境。金字经指的是用金泥书写的佛经。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龚自珍在道光三年(1823年)将自己以前的词作进行删削,并最终定为《无著词选》《怀人馆词选》《影事词选》《小奢摩词选》各一卷,并刻入文集中刊行。这首词是在删定词集后的感想之下所写成的。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龚自珍的一首词进行解读。词的上半阕描述了作者十七岁以来十五年间的坎坷经历,通过使用“纵横”和“箫剑双负”等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和悲哀多的心情。其中,“纵横”指的是他的才能大,而“泪纵横”则表示他的悲伤和失意。同时,“箫心”和“剑名”分别代表了生活中的幽情亲情和人生追求和志向抱负,而二者“双负”则表明作者只赢得了泪水。

词的下半阕进一步描写了作者个人生活的悲哀。他表示春天来临时,连个关心的梦都做不成,暗示自己没有人关心他,也没有倾注关心的对象。作者并不是真正地表达关心,而是希望能做个关心梦,这种凄怨哀伤的情感在话语中表现得十分沉痛。此外,作者还巧妙地使用了两个“飘零”,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他为了功名南北奔波的经历和自我安慰的复杂心情。最后一句话揭示了作者一生漂泊无定的命运,虽然他有些悔怨,但已经不再看重这些,因为他已经信奉佛教。

据史料记载,龚自珍在道光三年开始信佛。他回乡后与江沅、贝墉等几个佛门俗家弟子一起学佛,还参加了拜佛诵经。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可以看到他学佛的痕迹,他将佛经上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实际上,作者通过学佛来寻求解脱自己在考场上失意的感觉,这也是当时许多失意文人常常采取的方式。然而,读完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人们往往会感到一种苦涩和同情,这正是这首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龚自珍的照片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在27岁时中举人,38岁时中进士。曾担任过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并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的行动。48岁时辞去官职南归,次年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突然去世。

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充满了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著作包括《定庵文集》,其中收录了300余篇文章,以及近800首诗词。他的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有315首。龚自珍的文学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的改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您喜欢

乔山人善琴

清代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山人默然而反。

三月

唐代 韩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忆旧游·登蓬莱阁

宋代 张炎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