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次酸斋韵》原文赏析

  • diàn
    殿
    qián
    huān
    ·
    suān
    zhaī
    yùn
  • [
    yuán
    dài
    ]
    zhāng
    jiǔ
  • diào
    tái
    shí
    nián
    shàng
    ōu
    caī
    bái
    yún
    lái
    wǎng
    qīng
    shān
    zài
    duì
    jiǔ
    kaī
    huái
    怀
    qiàn
    zhōu
    shì
    cái
    fàn
    liú
    ruǎn
    tān
    beī
    jiè
    hái
    yín
    shī
    zhài
    suān
    zhaī
    xiào
    xiào
    suān
    zhaī
  • wǎn
    guī
    lái
    西
    shān
    shàng
    yuán
    èr
    shí
    nián
    duō
    shào
    fēng
    liú
    guài
    huā
    luò
    huā
    kaī
    wàng
    yún
    xiāo
    bài
    jiāng
    tái
    xiù
    xīng
    dǒu
    ān
    bāng
    yān
    yuè
    hún
    zhài
    suān
    zhaī
    xiào
    xiào
    suān
    zhaī

原文: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晚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相关标签:抒情怀才不遇伤怀殿前欢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严子陵隐居的钓鱼台已经十年都没去了,野欧都在猜想我到那儿去了。白云飘忽在青山上面,我对着美酒开怀畅饮。虽没有伊尹周公的才能,但对酒的嗜好却超过了刘伶阮籍等竹林七贤。对吟诗的爱好不在李白杜甫之下。贯云石嘲笑我,我羡慕贯云石。

在西湖的孤山上,野猿不断地嚎哀,叫我赶快回家乡。二十年来有多少异常杰出的人物,随风雨花落花开。遥望那高耸云霄,中兴名将拜将台。袖藏满天星斗,心怀安邦妙策,攻破那烟花风月迷魂寨。贯云石讥笑张可久,张可久讥笑贯云石。

注释:殿前欢:指【双调】曲名。
钓鱼台:指东汉严子陵隐居的钓台。
伊周:伊尹和周公,伊尹是商朝开国名臣;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朝的辅佐大臣。
刘阮:即刘伶与阮籍,同是“竹林七贤”中人物。刘伶字伯伦,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籍字嗣宗,与刘伶同是“竹林七贤”之士,两人都嗜酒如命。
酸斋:贯云石号酸斋,这首曲子是和贯云石(殿前欢·畅幽哉)所作。
晚:作“唤”通假字。
风流:风流人物,俊杰。怪:异常人物。
拜将台:借用东汉显宗时代二十八位中兴名将图像绘画于云台之事。
袖星斗:袖藏满天繁星。这句的意思是,怀有安邦兴国妙策,喻指辅国大臣。 《殿前欢·次酸斋韵》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殿前欢·次酸斋韵》是一首由和贯云石《殿前欢·畅幽哉》所启发创作的诗歌作品。在《殿前欢》中,张可久表达了自己避世归隐的心愿。受到贯云石的影响,他对官场感到厌倦,但又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累,心情郁郁寡欢。他羡慕贯云石能够远离官场,过上一般文人所无法拥有的优裕生活。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这首诗歌以次韵的形式呈现,是对贯云石作品的一种回应和延续。通过这首诗歌,张可久希望能够借鉴贯云石的生活态度,寻求一种远离繁杂世事的宁静和自在。 《殿前欢·次酸斋韵》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写下了“酸斋笑我”的评语。这句评语既是对张可久内心的揣摩,也是对他的劝慰和鼓励。整篇赏析通过描绘钓鱼台的景色和张可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消长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最后,通过对拜将台和迷魂寨的描述,展示了张可久内心的壮志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整篇赏析以酸斋的评语作为结尾,既点明了张可久的内心矛盾,也给予了他一种理解和宽慰。 《殿前欢·次酸斋韵》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张可久的照片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是元朝重要的散曲家和剧作家。

张可久与乔吉并称为“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他在元朝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关于张可久的生平和事迹,目前所知不多。他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都没有确切的记录。根据一些文献记载,他大约生活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张可久以散曲和剧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曲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风格独特,语言优美。他的剧作则以历史题材和传奇故事为主,情节曲折,表现力强。

张可久与乔吉合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作,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双壁剧”。这些剧作在元代戏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张可久的生平和作品资料有限,但他作为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欣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您喜欢

以事走郊外示友

宋代 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唐代 杜甫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赠郭将军

唐代 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