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将军》原文赏析

  • zèng
    guō
    jiāng
    jūn
  • [
    táng
    dài
    ]
    bái
  • jiāng
    jūn
    shào
    nián
    chū
    weī
    zhǎng
    yín
    tái
    weī
  • píng
    míng
    jiàn
    cháo
    tiān
    báo
    chuī
    biān
    zuì
    jiǔ
    guī
  • lín
    fēng
    chuī
    meǐ
    rén
    xiàng
    yuè
    luó
  • chóu
    xióng
    háo
    mèng
    xiāng
    féng
    qiě
    zuì
    chūn
    huī

原文: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相关标签:写人将军抒情怀才不遇

译文及注释

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在武威镇守边疆,现在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起护卫皇帝的重任。
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郭将军名不详,或以为郭千里。郭千里曾为左武卫将军、左卫将军、金吾卫大将军。在唐朝时,他年轻时就加入军队,驻守在武威边疆,现在又被晋升到银台门,担任护卫皇帝的重要职务。

天明时佩带着宝剑去朝见天子,太阳将落山时便骑马垂鞭醉酒而归。
天亮时,将军佩带着宝剑去朝见皇帝,太阳快要落山时,他骑着马,拿着垂吊的马鞭,醉酒地回到家中。

在家中看着玉树临风的儿子吹着玉笛,看着姬妾对着月亮翩翩起舞。
在家中,将军看着英俊潇洒的儿子吹着玉笛,看着姬妾们在月光下优雅地起舞。

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且与君趁这大好春光共醉饮一场。
昔日在战场上的英勇豪气,现在都像是梦中的事情。让我们趁着这美好的春光,一起畅饮吧。 《赠郭将军》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身份。据推测,这首诗应该是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时,一位名叫郭的将军在长安创作的。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作者晚年时期创作的。郭将军的具体名字不详。翟蜕园和朱金城在《李白集校注》中提到,诗中有“入掌银台护紫微”的句子,当时的郭将军可能是诸卫将军,相当于唐朝中叶的武官闲官。《旧唐书·王忠嗣传》中记载:“假如明主见责,岂失一金吾羽林将军归朝宿卫乎?”这可以作为证据。诗中还有“畴昔雄豪如梦里”的句子,可以推断郭将军是一位失去兵权的武人。根据“畴昔”以下的两句诗改为“今日相逢俱失路,何年灞上弄春晖”,可以知道李白当时也是一位“失路”之人,说明作者已经离开了翰林待诏的职位。 《赠郭将军》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先得宠后失意的将军形象。他在朝廷中功勋卓著,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他年轻时从武威发迹,晋升到银台门担任护卫皇帝的重任。这些成就使他备受赞美和崇拜。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展现了将军内心的失落和愁苦。他愿与郭将军共饮取醉,以消愁。这表明将军在宫廷中的得意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他可能感到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遭遇了官场的不公和挫折。他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寻找一丝安慰。

整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先得宠后失意的将军形象,展现了他怀才不遇的感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通过对将军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将军的得意和失意,以及他对酒的倾诉,都是对人生的一种回响和反思。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将军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官场外的幸福和满足。他的儿子玉树临风,吹着玉制的笛子,姬妾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这些都是将军家庭生活的美满和幸福的象征。这些描写与前面对将军在朝廷中的得意形成了对比,凸显了他在家庭中找到的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先得宠后失意的将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失落和愁苦。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将军在官场中的得意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他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寻找一丝安慰。而在家庭中,他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整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先得宠后失意的将军形象,蕴含了怀才不遇之感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赠郭将军》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洛阳陌

唐代 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赠别王十七管记

唐代 高适

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
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
飘飖戎幕下,出入关山际。转战轻壮心,立谈有边计。
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星高汉将骄,月盛胡兵锐。
沙深冷陉断,雪暗辽阳闭。亦谓扫欃枪,旋惊陷蜂虿。
归旌告东捷,斗骑传西败。遥飞绝汉书,已筑长安第。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勿辞部曲勋,不藉将军势。
相逢季冬月,怅望穷海裔。折剑留赠人,严装遂云迈。
我行将悠缅,及此还羁滞。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眇忆青岩栖,宁忘褐衣拜。
自言爱水石,本欲亲兰蕙。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恒深取与分,孰慢平生契。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沦替。适赵非解纷,游燕往无说。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

答客难

两汉 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