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原文赏析

  • cǎi
    sāng
  • [
    táng
    dài
    ]
    táng
    yàn
    qiān
  • chūn
    fēng
    chuī
    cán
    sāng
    cái
    qīng
    zuǐ
  • qīn
    chén
    cǎi
    sāng
    shuí
    jiā
    shǒu
    wǎn
    cháng
    tiáo
    leì
  • suì
    chū
    mián
    dāng
    shí
    jīn
    suì
    chūn
    hán
    fàng
    chí
  • chóu
    tīng
    mén
    wài
    cuī
    guān
    jiā
    èr
    yuè
    shōu
    xīn

原文: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相关标签:女子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的寒风吹打着细如蚂蚁的蚕,桑树用尽力气才刚刚冒出新芽。
是谁家的女子在凌晨就起来采桑呀?手攀着柔长的桑条眼泪犹如下雨。
去年幼蚕初眠就正是在这个时候,今年春天倒寒使得树叶生长延迟。
听见门外里胥的催逼而感到愁苦,还在二月官家就已经来征收新丝。

注释:努:用力冒出。
青鸦嘴:桑芽。
侵晨:凌晨。
挽:攀着。
岁:年。
春寒:指春天倒寒。
里胥:古代的一种官职。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努(nǔ):用力冒出。
青鸦嘴(qīng yā zuǐ):桑芽。
侵晨(qīn chén):凌晨。
挽(wǎn):攀着。
岁(suì):年。
春寒(chūn hán):指春天倒寒。
里胥(lǐ xū):古代的一种官职。

注:以上为原文的译文及注释,补充的汉字译文及注释已标注在原文后面。 《采桑女》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可以描述唐朝时期的税收制度和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的一项制命中,规定了夏季征收各县的税项,其中包括绫、绢、絁、绸、丝、绵等丝织品。这些税项的种类繁多,显示了朝廷对财政收入的渴望。然而,这项制度也明确规定了征税的时间必须在夏季,因为只有在夏收之后,老百姓才能有丝织品可供交纳税款。

然而,到了唐朝末年,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财政赤字,加紧掠夺老百姓的财产。为此,他们提前征收夏税,不再等待夏收之后。这种提前征收夏税的做法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首诗正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制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它可能描绘了人们在夏季忙碌的景象,他们不得不提前交纳税款,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丝织品。这种掠夺性的税收制度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通过这篇创作背景,读者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税收制度以及统治者为了填补财政赤字而加紧掠夺老百姓的财产。这种制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负面的,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这也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背景,可以进一步探讨人民在这种困境下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抗统治者的努力。 《采桑女》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通过这种描写方式,诗人成功地表达了采桑女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苛政的残酷。诗中描写了采桑女的辛勤劳动和付出,与官家的蛮横无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桑女凌晨起床采桑,勤劳努力,但她的努力却被官家的苛税所压榨,使得她的辛勤劳动变得毫无意义。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社会现实更加鲜明,让人对唐末社会的苛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采桑女的痛苦遭遇,深刻揭露了唐末社会的苛政现实。诗中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等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读完这首诗,人们不禁会对唐末社会的不公和苛政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反思。 《采桑女》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唐彦谦的照片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在咸通末年上京考试,但十余年都没有中举,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他避难到汉南。中和中期,他被王重荣聘为从事,后来升迁为节度副使,担任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为汉中掾曹。后来,当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他担任判官。他的官职逐渐升至兴元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他隐居在鹿门山,专心从事著述。唐彦谦于昭宗景福二年(893)在汉中去世。

猜您喜欢

集灵台·其一

唐代 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

宋代 刘过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唐代 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