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五首·其二》原文赏析

  • gōng
    shǒu
    ·
    èr
  • [
    táng
    dài
    ]
    kuàng
  • lóu
    tiān
    bàn
    shēng
    fēng
    sòng
    gōng
    pín
    xiào
  • yuè
    diàn
    殿
    yǐng
    kaī
    wén
    lòu
    shuǐ
    jīng
    lián
    juàn
    jìn
    qiū

原文: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相关标签:宫怨孤独

译文及注释

韵译: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注释:
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秋河:指银河。

汉字译文及注释: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一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笙歌相伴)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月宫的影子移动,只听到夜深时的钟声单调地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卷起水晶帘子,我仿佛靠近了银河)

注释:
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秋河:指银河。 《宫词五首·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简析主要是对一首宫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这首诗与其他宫怨诗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听到别处的笙歌笑语,与自己这里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第三句写夜深时听到漏水声,难以入眠。最后一句描写了自己独自卷帘,仰望天上的银河,表达了宫中的孤凄冷落之感。通过这种相比的手法,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怨情,但怨情已经在言外显露出来。 《宫词五首·其二》简析详情»

金朝诗人顾况的照片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汉族诗人、画家和鉴赏家。他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也有一说是华阳真隐)。他出生在海盐(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

顾况一生中并未担任过高官职,只曾任过著作郎一职。由于他在作诗时嘲讽了权贵,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因此被贬到饶州担任司户参军的职位。

晚年时,顾况隐居在茅山。他自号悲翁,以表达自己晚年的忧愁和悲伤之情。他的诗集《华阳集》流传至今。除了诗歌创作,顾况还擅长绘画和鉴赏艺术。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赏。

关于顾况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记录。然而,他的诗歌和画作仍然为后世所珍视,成为了唐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猜您喜欢

落日怅望

唐代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代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宋代 陈亮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