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自从我们分别,两个人的心思差别可真大啊。
当时只说三四个月后就相见,谁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
没有心情弹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书信。
精致的连环玉断裂了,我在长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
即使我有一百个心思在想你,有一千个挂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责怪你。
内心有万语千言说都说不完,可你不在身边我百无聊赖,徒劳地倚遍栏杆。
在重阳节登高时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时月亮圆满我们却没有团圆。
七月半的时候我持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的三伏天那么热,人们都在摇扇子,可我的心却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开红似火,偏偏遇上一阵阵的冷雨浇打花朵。
四月的枇杷还没有成熟,我就在对着镜子心烦意乱了。
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凋落随水流婉转。
二月的风筝断了线,飘零无依真可怜。
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来我为郎。
注释:
一朝:一时,一旦。
相悬:相去悬殊,差别大,也作“相县”。
连环:连环成串的玉,比喻连续不断。
重九:即重阳节,因在农历九月初九,故又称重九,有登高的习俗。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八月仲秋即为中秋节,有团圆之俗。仲:排行第二或居中。
秉烛:手持灯火来照明。
《怨郎诗》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段内容引发了一些争议。首先,有人认为这段文字中提到的“万语千言说不完”并非卓文君所作,因为根据文学历史的观察,这个说法出现在卓文君之后的三百多年。此外,这段文字还提到了“聊赖”这个词语,而这个词语在西汉景帝年间才开始出现并流行起来。然而,当时佛法尚未传入中原,因此转世的概念可能还未形成。另外,历史学家王立群认为数字诗应该是在宋末以后出现的,而不是在卓文君的时代。
这些观点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他们根据文学历史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得出了这些结论。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些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和错误。他们认为“万语千言说不完”这个说法可能确实是卓文君所作,只是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被其他作品引用和流传。他们也认为“聊赖”这个词语可能在卓文君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只是没有被记录下来。至于数字诗的出现时间,他们认为历史学家的观点可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因此,这段内容引发了关于卓文君作品的真实性、古代词语的使用时间以及数字诗的起源等方面的争议。不同的观点和证据都存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来解决这些争议。
《怨郎诗》争议详情»
卓文君,又称卓文君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她出生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生平大约在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1年之间。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据传,卓文君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她聪明才智过人,有着出众的文学天赋。她的美貌和才华吸引了当时的文人司马相如,两人相爱并决定结为夫妻。
然而,卓文君的家庭并不同意他们的婚姻。卓文君的父亲认为司马相如家境贫寒,不适合他们的女儿。为了让两人分开,卓文君的父亲将她送到了远离司马相如的地方。
尽管卓文君被迫与司马相如分离,但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因此消失。卓文君在离别后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诗表达了她对司马相如的深深思念和对长久的承诺。
然而,卓文君的命运并不如意。她被迫嫁给了他人,并在婚后过着悲惨的生活。据说,她的丈夫对她虐待甚至杀害了她。卓文君的死亡成为了这段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
尽管卓文君的生命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她的才华和爱情故事却流传至今。她的诗作和爱情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她的一生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