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多少次伤春又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杨柳树浓密的清荫,妨碍着游丝飘过。远处的小山边是桃叶山,白花盛开的河边是她洗裙的地方。
我整天轻声吟诵诗句,在帘影之下暗灯前,让胡琴声把我心声吐露出来。几点雨声被风拦住,月色朦胧薄云飘来飘去。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徐冠卿: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春复暮:春天又将尽。
游丝:空气中浮游的蜘蛛所吐之丝。又,香炉中袅袅飘浮之烟亦称游丝。
天际小山:形容古代青年女子所画淡眉的颜色像远在天边的小山。桃叶步:桃叶山,在今江苏六合。桃叶,晋代王献之的妾名,后来成为女子的代称。步,江边可以系舟停船之处,即“埠”。
湔(jiān)裙:洗裙。湔,洗涤。
竟日:整日,整天。
胡琴:唐宋时期,凡来自西北各民族的弦乐器统称胡琴。
风约住:指雨声被风拦住。约,拦、束。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和可能的情境。据介绍,这首词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丙子(1096年)三四月间,是一首表达伤春怀人之情的作品。在绍圣三年二月,词人贺铸曾到过扬州,稍后又到金陵。因此,这首词很可能是词人身居金陵时,回忆起扬州的情事而创作的。同时,根据词题,这首词可能是友人徐冠卿先前赠送的一首词,而作者稍作改动后完成的。这些背景信息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了解这首词的背景和创作动机的线索。 《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创作背景详情»
沉浸在词人的忧伤之中。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痛苦思念和对恋人的深情眷恋。
词的上片以描写暮春景色为主,词人通过描绘柳荫和游丝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烦恼和不安。柳荫阻碍了游丝的飞度,喻指相思心绪的纠结和困扰。词人将自己的烦恼巧妙地寄托在自然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忧伤情绪。
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词人通过描写天边的小山和水边的白藏花,勾起了他与恋人之间的美好回忆。词人回忆起昔日与恋人在水边湔裙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恋人的深情眷恋和思念之情。词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春天的美景相结合,使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整首词的情感由浓变淡,通过描写胡琴声和夜晚的景象,词人表达了自己的忧伤和煎熬。胡琴的呜咽和敲窗的暮雨,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愁思和无言的诉说。最后,词人以月华般的朦胧与苍茫来表达自己的愁情,使整首词的情感达到高潮。结尾的两句语言淡而富有情味,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整首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痛苦思念和对恋人的深情眷恋。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使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整首词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赏析详情»
贺铸,北宋词人,出生于1052年,逝世于1125年。他的字是方回,号是庆湖遗老。贺铸是汉族,出生在卫州(今河南卫辉)。他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娶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妻子。贺铸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后裔。他以贺知章居住的庆湖(即镜湖)为自己的号,因此自称庆湖遗老。